(人名)六祖慧能之别号。大明一统志七十九曰:“韶州府曹溪在府城东南三十里,源出狗耳岭西流合浈水。”皇舆考八曰:“韶州府曹溪,府城东南。梁时有天竺国僧,自西来泛舶曹溪口。闻异香。曰:上流必有胜地,寻之,遂开山立石,乃云:百七十年后当遇无上法师在此演法,今六祖南华寺是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全一卷,或二卷。后汉安世高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册。乃集辑有关修道修观之小经。此经版本有二:(一)高丽本为一卷,共...(术语)华严之贤首为明别教一乘,以分相门该摄门之二者,明三乘与一乘之差别曰分相门,明三乘是一乘曰该摄门,见五...(1685~1757)清代临济宗僧。江苏崇明人,俗姓陈。月潭明达之法嗣。初居终南山之忆洞山,一日参云门公案,见电光而...【粗恶语】 p1472 瑜伽八卷十六页云:云何麁恶语?谓于他有情,起麁语欲乐,起染污心,若卽于彼起麁语方便、及于麁...【所贪着】 p0737 瑜伽八十四卷十六页云:所贪著者:是躭乐心所居处故。...即修一念三千妙观的净行。...【僧证净】 p1293 法蕴足论二卷十一页云:云何僧证净?云何僧证净。如世尊说:此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于僧。谓佛...梵语 maireya 之音译。又作迷隶耶、昧娜也,意译作木酒。即以植物之根、茎、花、果等所酿造之杂酒。“窣罗”(由谷...子题:糒、五似食、五种佉陀食、佉陀食、五杂正、佉阇尼、正食、五正食、[序-予+禾]、[麦*广]麦、[麸-夫+黄]麦、穬...(术语)俱舍论有六因,成实论因之立三因:一、生因,法生之时能为因者,如善恶业为苦乐报之因,即六因中之异熟因也...亦名:不捉持金银戒释名 资持记·释释相篇:“名中,畜谓藏积,钱宝是八秽之一。”(事钞记卷二一·三·一)...
《楞严经》到了后面二十五圆通的时候,它偏重在空观,从假入空观。也就是说,其实《楞严经》的思想是偏重在摄用归体...
佛教持戒的目标,并不是求死后升天,或是求来世的享受,佛教持戒建立在安定身心,精神集中,当你精神集中就观察思惟...
泰国的传奇人物─白龙王告诫: 人只要脾气好,凡事就会好。 很多人来到这里都问我:我的事业好不好?家庭好不好?孩...
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若人专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岂不至圆至顿?果德愿力不可思议,因心信力亦不可思议...
请看下面。示常源曰: 汝行勿怠,怠非比丘。彼自废者,多身后忧。 这是第十一段:示常源勿自怠废。就是你的修行不要...众所周知:吾人须坚守『五戒』,方能来世保持人身;须造作『十善业』,方能来世生天道;须造作『十善业』并修行『禅...
曹溪
【佛学大辞典】
上篇:曹洞宗 | 下篇:地神护法 |
行事钞·足数众相篇:“灭摈者,谓犯重已,举至僧中,白四除弃也。”(事钞记卷四·三七·一三)...
七处三观经
分相门
大晓实彻
粗恶语
所贪着
三千净行
僧证净
迷丽耶
足食戒食体
三因
畜钱宝戒释名

《楞严经》与《法华经》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持戒就是每天在改运

好脾气,真财富

净土正行,尤以念佛为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