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名)梵天之世界也。即色界之初禅天。大坚固婆罗门缘起经下曰:“诸烦恼海塞其源,得生寂静梵天界。”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依出离受】 p0768 瑜伽九十六卷十七页云:依出离受者:卽是一切出离远离所生诸善定不定地,俱行诸受。 二...(术语)护法善神之使者,为护持佛法者,故云护法。为有法力人所使,中为天童形而来者。天童者天人之童形也。...为观无量寿经所举三种往生净土之因,亦为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即:(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术语)小乘证得佛果,缘觉果及声闻之四果,又大乘证得初地乃至等觉十一地菩萨之分果,佛之满果,谓之证果。证果者...入灭尽定前刹那极微的心念。...(一)谓通彻觉悟生命之真谛。又作悟彻。禅林宝训顺朱卷一(卍续一一三·二二六下):“惟求大彻,若大彻悟的人,则神...(杂语)梵语娑度Sādhu,义译曰善哉。称赞之辞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梵音慰喻我,善哉释迦文!同譬喻品曰:善哉善哉...【唯识今学】 集因明学之大成的陈那,初于小乘犊子部出家,后来改学大乘,他对世亲的唯识理论,有所改造和发展,为...【不显名】 p0317 瑜伽八十一卷二页云:不显名者:谓其义难了。如达罗弭茶明咒等。...【立宗】 p0530 瑜伽十五卷七页云:立宗者:谓依二种所成立义,各别摄受自品所许;或摄受论宗,若自辩才,若轻蔑他...【审虑所缘】 p1340 瑜伽一卷十一页云:云何审处所缘?谓如理所引,不如理所引,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如理所引者:...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无量义经...佛说雨宝陀罗尼经...问:每个人都会作梦,有些梦似乎比其它梦更的意义、更真实。佛教有没有谈到不同层次的梦?比如我读到大慧宗杲禅师的...
笔者有一位从事社工的学生,最近生活得非常充实。原来是得益于她服务的老人院里,那一位开朗的阿婆。 她告诉我说:...问: 通俗说下佛教说的贪嗔痴到底是啥? 界诠法师答: 贪,贪什么东西呢?贪世间的种种种种都叫做贪,你贪好吃的,...
菩提正道名善根,即亲因。种种助道施、戒、禅等名福德,即助缘。声闻、缘觉菩提善根少,人、天有漏,福业福德少,皆...欲修持药师如来法门者,应供药师如来像。上海佛学书局有石印彩色之像,可以供奉,宜装入玻璃镜中。供像之处,不可在...
过去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世尊教诫比丘:在这世间上,有三种法,既不坚牢又不可靠!是哪三种呢?即:色身...
佛教的是非观 天底下,我们最不能正确面对的就是是与非这个问题。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被你对我错、他好你坏等这样的是...
龙鬼流行诸毒肿,痛疮脓血痛叵堪,至心称诵大悲咒,三唾毒肿随口消。--《大悲心陀罗尼经》 如果我们得了一种病,一...
梵天界
【佛学大辞典】
上篇:梵天后 | 下篇:梵天外道 |
(杂语)具四法之安乐世界也。即涅槃之都是。涅槃具有常乐我净之四大德,故有此名。...
依出离受
护法天童
三种净业
证果
微微心
彻悟
善哉
唯识今学
不显名
立宗
审虑所缘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注音版】无量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圣严法师《关于「梦」的问答》

心中有春天,所见所闻无不是春意盎然
佛教说的贪嗔痴到底是什么

往生的正行,就是执持名号
印光大师:药师法门仪轨

【推荐】在不坚牢中,求得牢靠的功德利益

天底下最难的问题就出在自己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