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见修无学之三道中,特于见修道所断烦恼等之断,建立九种之区别也。盖遍知为于四谛之境周遍知之之意。虽以智为其性,然今非称智为遍知。乃以因此遍知而断烦恼之故,于果附以因之名,名断为遍知。所谓断遍知是也。俱舍论光记二十一云:“断遍知,谓诸断择灭为体。遍知是智,即是断因。断是智果,体非遍知。而是名遍知者,此于果上假立因名。”即其意也。九者,三界系见谛所断烦恼等之断立六,所余三界修道所断烦恼等之断立三,是也。见谛所断烦恼等之断,有六种者,于欲界系苦集二部之所断,立一遍知。又于灭道二部之所断各立一遍知。故欲界见谛所断烦恼等之断,合有三遍知。又色无色二界见谛所断烦恼等之断,亦与欲界同,有见苦集与见灭及见道等之三遍知。总之如是三界见谛所断法之断,有六种遍知。其余修道所断烦恼等之断有三种者,于欲界系修道所断烦恼等之断,立一遍知。即是五顺下分结尽遍知也。于色界系修道所断烦恼等之断,立一遍知。即是色爱尽遍知也。于无色界系修道所断烦恼等之断,立一遍知。即一切结永尽遍知也。总之如是三界修道所断法之断,有三种遍知。见修合而成九遍知。但修道所断法之断,于色无色二界,别各立一遍知。见道所断合之各不别立,其故,以修所断为对治不同也。其中见断法断之六种遍知,为忍之果。修断法断之三种,为智之果。一一之断,不别立遍知,唯于如是九位建立之者。总由于有四缘。所谓见断六忍之果,由于具得无漏离系得与缺有顶及灭双因之三缘,故特立遍知之名。得无漏之离系得者,无漏道所断,必有离系得。是简有漏断。缺有顶者,言亦断有顶地之惑。灭双因者,言灭自部之同类因及他部之遍行因。由是异生之位,有灭双因者,而无无漏断之得,又以未缺有顶,故虽得断,亦不名为遍知。若圣位中,入于见谛,而苦类忍未现行以前,虽已得无漏断之得,而未缺有顶,未灭双因。至于苦类智集法忍之位,则虽缺有顶,而未灭双因,未灭见集所断之诸适行因,至于后之法智类智位,以诸所得之断,三缘具故,方得建立遍知。又修断三智之果,由于前三者外,别加越界缘,总具四缘,特立遍知之名。越界缘者,为越界之意,即断欲界并色无色界系修道所断烦恼等时,具前三缘及越界缘之四缘,故各立一遍知。但于诸越界之位,皆必灭双因,而灭双因时,皆非越界,故于灭双因之外,别立越界缘也。又此遍知,无异生定成之理。诸圣者住于见道中,自初至集法忍之时,亦未成就之。至于集法智集类忍之时,唯成就一。至于集类智灭法忍之时,成就二。至于灭法智灭类忍之时,成就三。至于灭类智道法忍之时,成就四。至于道法智道类忍之时,成就五。又住于修道之位,而未得离欲界之染,及离欲退者,成就六。又全离欲,而色爱未尽,或先离欲而从道类智末起色尽之胜果道以前,唯成就顺下分尽遍知之一。又有色爱者从色爱永尽,又先离色者从起色尽道,至于未全离无色爱以前,成就顺下分尽与色爱尽之二。住于无学位者,唯成就一切结永尽之一。见大毗婆沙论百八十六,俱舍论二十一,顺正论五十八,瑜伽师地论五十七等。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瞿那末底】 西域记云:唐言德慧。...【诸地云何造修】 p1354 瑜伽七十九卷五页云:问:于此诸地,云何造修?答:若诸菩萨,性胜解行地;依于十地,修十...(术语)悲他之苦之心也。止观四曰:悲心彻骨,如母念子。...又作苦蕴。其义有二:(一)苦之所集,(二)指个人之存在。因个人之有情身心乃由三苦、八苦等所集而成,故称为苦阴。释...论义之称。论义时,有问者五人,讲师一人,每一问者初问之题称为业义,次问之题称为副义;合五问者之业、副各二问,...(杂语)又云募缘,亦曰化缘。募集与劝化之义。...以木头比喻犯戒之人。梵网经卷下(大二四·一○○九上):“犯戒之人,畜生无异,木头无异。”或喻指丝毫不知融通者...【异性一性无二为相】 p1118 世亲释九卷十六页云:异性一性无二为相者:所依法身、无差别故;非是异相。无量依止所...【须跋陀罗】 此翻好贤。西域记云:唐言善贤,旧曰苏跋陀罗,讹也。鸠尸那城梵志,年一百二十岁。泥洹经云:须...梵名 Jyestha,巴利名 Jettha。又作誓瑟吒、[口*尔]瑟吒、际瑟吒。意译孟夏。为印度历第三月之名称,相当于我国阴历...(术语)爱欲之种。爱欲能招苦果,故云种。大集经一曰:能焦三有诸爱种。...大佛顶首楞严咒...大悲咒修持仪轨...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
一言孝养父母者。此明一切凡夫皆藉缘而生。云何藉缘。或有化生。或有湿生。或有卵生。或有胎生。此四生中各各复有四...有三位年轻人在一个小镇上看到一支送葬的队伍。他们打听到死者原来是他们的两位朋友:一位叫友谊,一位叫快乐,他俩...
大智律师简介 大智律师,即宋代灵芝元照大律师,他是南山宗的祖师,余杭人。最初依止东藏慧鉴律师专学戒律,后来依...转贴:小的时候,对于姥姥,一个27岁便守寡,独自在艰苦卓绝的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抚养了三个子女长大成人的农村老太...
若或事务多端,略无闲暇,当于晨朝盥漱毕,有佛则礼佛三拜,正身合掌念南无阿弥陀佛,尽一口气为一念,念至十口气,...问:如何消灭嫉妒瞋恚? 答:最好就是行慈悲法。慈悲是不瞋的,跟瞋恚相对的。你自己见这个小动物,一个蚂蚁、一个...许多人过日子的方式,好像有一个秘密目标,非要把一切事情都做完不可。我们熬夜、早起、不敢放纵逸乐,让我们所爱的...
母亲最近身体不适,我便请了假陪她去看大夫。公交车上下来,由于从站台到医院的大门还有一段距离,时间也还充足,我...
九遍知
【佛学大辞典】
上篇:九经 | 下篇:九业 |
亦名:僧大界量、大界量 子题:同布萨界、由旬三别、由旬、逾缮那、隅角量 行事钞·结界方法篇:“(一、广引诸文)...
瞿那末底
诸地云何造修
悲心
苦阴
五问十题
募化
木头
异性一性无二为相
须跋陀罗
逝瑟吒
爱种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藏经】【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佛自酬恩孝养父母,何况凡夫而不孝养
友谊、快乐、死亡

元照律师由轻谤净土,转为专志西方的心路历程
我为什么走上素食主义

每天早上盥洗后就做这两件事
梦参老和尚:关于嫉妒瞋恚与发财的问答
生命中永远有做不完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