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一引业,于六趣各有总别之二报,假如人趣彼此各具六根,彼此受共同之果报,是总报也。如人人异其寿夭丑美强弱贫富,是别报也。其引发总报之业,名为引业。二满业,其成满别报之业,名为满业。见俱舍论十七。【又】定不之二业:一定业,定受苦乐之二报者,此中有顺现业之三种。二不定业。不定受果报者。见瑜伽论九,法华玄赞十。【又】黑白之二业:一黑业,可感秽恶不净之苦果者。二白业,可感净妙清白之乐果者。见智度论九十四,玄义二上。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梵语 avipāka。无异熟果之意。为“有异熟”之对称。指无记法、无漏法等不招感当来异熟果报者。相对于此,能招感当...【无想定与无想事差别】 p1094 大毗婆沙论一百五十四卷八页云:问:无想定、无想事、何差别?答:名卽差别。此名无...梵名 Marātha Bhāgavata。又作玛拉达巴克塔派(梵 Marātha Bhākta)。为印度教毗湿奴派(梵 Visnu)之支派。南...三师与七证师之并称。指比丘受具足戒时,戒场中必须具足之戒师人数。又作十师、十僧。三师即:(一)戒和尚,指正授戒...(术语)与金刚念诵同。不发声唯于心默念也。见守护国经三。【又】(菩萨)金曼之一尊。秘藏记曰:肉色,持如来舌。...(界名)欲界有六天,谓之六欲天。色界之四禅有十八天。无色界之四处有四天。其他有日天月天韦驮天等诸种天神。即诸...【引发因】 p0377 瑜伽五卷十一页云:依随顺因依处,施设引发因。所以者何?由欲系善法、能引欲系诸胜善法。如是欲...(术语)如波之当体即水,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也。即是有相合相翻当体之三种。...【五种贪】 p0256 瑜伽二十六卷二十一页云:贪有五种。一、于内身欲欲欲贪。二、于外身淫欲淫贪。三、境欲境贪。四...【别时意趣】 p0688 摄论二卷十二页云:二、别时意趣。谓如说言:若诵多宝如来名者;便于无上正等菩提,已得决...(术语)唯识宗谓识中第七识,缘第八识之见分,而起我执,第六识对一切之法境,于我法起执。其他前五识及第八识,无...《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
不论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还是苏东坡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都有一种经世事后的淡...
大家都读诵大乘经典,或者是忏悔,或者是礼拜,或者是供养。我们读大乘经的时候要供养,不是你供养很多了,一支香也...有一匹年轻的千里马,在等待着伯乐来发现它。 商人来了,说:你愿意跟我走吗? 马摇摇头说:我是千里马,怎么可能为...
一旦无常到,方知梦里人;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 我们前面花了大概两堂课的时间来学习业果,这一段就是它的总结...
一讲到结界啊大家就非常熟悉了,一般说的洒净。很多佛弟子不知道我们念大悲咒干什么?但是都知道师父手上驮着个杯子...一天晚上,七里禅师正诵经时,一个强盗破门而入,手持尖刀威胁七里说:快拿钱出来,否则就要你的命! 七里望着眼前...
从前,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说法度众时,许多敬仰佛陀慈悲、威德和想寻求人生意义的人,都纷纷来到祇桓林。当时...彼等不能如法,一须以言劝谕,二须于佛前代为忏悔,祈其加被令其回心转意也。当以平心和气说世间富贵人逸乐致苦,贫...
二业
【佛学大辞典】
上篇:无表色二功能 | 下篇:三业 |
一天眼通 二天耳通 三知他心通 四宿命通 五身如意通 六漏尽通 次变化而辩六神通者。此有三意不同。若依报得神...
无异熟
无想定与无想事差别
玛拉达薄伽梵塔派
三师七证
金刚语
诸天
引发因
当体即是
五种贪
别时意趣
六七能遍计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以平常之心品味人生四季

背了二三十年的佛经,究竟叫你干什么呢
平凡工作都在为你积蓄能量

留点福报在临终时用

结界洒净的方法
强盗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