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齐朝已后,江南诸师,立左之三教以判一代所说之法:一、渐教,谓自初转法轮至涅槃自小至大者。二、顿教,谓佛成道之初为诸菩萨说华严经者。三、不定教,如胜鬘经及金光明经非顿渐之所摄别明佛性常住者。见华严玄谈四。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爱味】 p1200 瑜伽六十二卷五页云:言爱味者,谓于是中、遍生贪着。...(术语)理趣三昧也。行理趣三昧者为礼忏,故云礼忏。...(术语)总言胎藏界之曼荼罗。以是自大悲胎藏流出三重之曼荼罗故也。别言北方羯摩部释迦之曼荼罗。以是出现于浊世而...(术语)观人法之无我,诸法之无性,渐进而见其他之义理也。...(仪式)三种羯磨之一。最轻微之事及常式之事,仅一度白告于众,得使其事成立者。羯磨疏一上曰:单白者,如设戒告众...(术语)言阿罗汉解脱一切定障而禅定得自在也。即俱解脱阿罗汉也。法华经五百弟子品曰:阿罗汉心自在者。...(故事)频毗娑罗王梦见一氎裂成十八片,一金杖折成十八段。以为佛灭后小乘分派之兆。...(术语)有情之正报也。五蕴之中,色蕴者身,受想行识之四蕴者,心也。无量寿经下曰:身心摧破。法华经提婆品曰:身...【毕竟空】 p1029 辩中边论上卷八页云:为于有情常作饶益而观空故;名毕竟空。...【四分家】 识体四分之说为被视为唯识正义。此外尚有‘安难陈护,一二三四’之说。十大论师的安慧仅立自证分,称为...(杂语)文殊司一切如来之智慧,无相之智德不染着法,故胎藏界之文殊,左持青莲以表之。能断烦恼,故金刚界之文殊,...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
为什么读《地藏经》之前,要先读觉林菩萨偈颂?一切境界都是心变现的,无量地狱相是由心变化的。心变化的是没有的,...
明朝的时候,有个安徽人叫杨黼(fǔ),是一个非常虔诚的佛教徒,他对当时在四川传法的一个禅宗大师,无际大师很有...
开士行吟秋后菊,名花回顾梦中人。是谁人淡能如菊?一暴寒冬又见春。虚云老和尚 灵意法师年轻时,有一日受虚老嘱托...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般若波罗蜜多...释尊在舍卫国祗园精舍传法的时候。一天,许多化缘归来的和尚行走在荒野上,一群强盗看见了他们,立刻前来抢劫。 和...大藏经里面有段故事:在一个深山里面,有七个人志同道合,发愿修行,他们认为人生险恶,人在世间几十年时间,生命不...
能够往生到极乐世界就是阿鞞跋致菩萨,阿鞞跋致是不退转的意思。其中就有三种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 第一...
八关斋戒也是针对居士所施设的一个戒法。是在五戒的基础上,再加上不上高广大床。就是你的床铺不能太高,佛制就是高...
南中三教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三教 | 下篇:光统三教 |
【无边语】 p1052 瑜伽八十一卷三页云:无边语者:广大善巧故。...
爱味
理趣礼忏
大悲坛
观察义禅
单白
心自在者
裂裳
身心
毕竟空
四分家
文殊所持青莲华与剑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为什么读《地藏经》之前,要先读觉林菩萨偈

堂上二老是活佛

「世间」就是个无相的大禅堂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守戒的僧人
修行就是先苦后甘

往生到极乐世界后,就有三种不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