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菩提心论所说。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有畏】 p0537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一页云:言有畏者:谓涉稠林故。有诸恶兽,及与非人,诸恐畏故。...【尼剌部陀】 此云疱裂。严寒所逼,身疱裂也,此二从相。...(印相)宝瓶形之印契也。初成合掌,屈左右头指,使至于中指之根下,左右拇指并压之,使如瓶也。图印集二曰:宝瓶印...(术语)梵曰尼底Pranidhana,译曰愿。志求满足也。法界次第下之上曰:自制其心,名之曰誓。志求满足,故云愿也。法...又作殿主、殿司。禅林西序六头首之一。司掌佛殿花烛及洒扫等诸事之职称。敕修百丈清规卷四知殿条(大四八·一一三一...(人名)黄龙派之祖慧南禅师,住于宋黄龙山,故其法脉称黄龙派。师称龙峰。...(譬喻)转覆之器,虽注水而水不入,以喻无惭无愧之人心既转覆,则道法不入也。智度论十五曰:佛子罗云,其年幼稚未...位于帝释殊胜殿前之如意池。[六波罗蜜经卷三、俱舍论卷十一] p4144...【不善】 违理而损害现世及未来世者,名为不善。即五逆十恶是也。是在现在损害自他,在未来感苦果而损害己心身,故...邬波索迦。归佛法僧。发诚言已。离杀盗淫。不离余二。...亦名:当分互用 子题:但违施心得互用罪、寺庄、硙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当分互用。谓本造释迦,改作弥陀;本作大...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
此前六讲给大家介绍了一共有九种的净土视野,种类。若一日乃至若七日,正好今天到了第七讲,我们就众星捧月般的,讲...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但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的佛性显现不出来?就是因为有缠缚。所以我们跟已经成就佛道的果地有一个差...印光大师在《复邬崇音居士书》中讲:前三日接到歧路指归二本,见后附之徽章,颇不谓然。民国二年北京法源寺道阶法师...
1977年,第一次见到广钦老和尚,当时老人家没别的开示,只教我们好好念佛。同去的政大东方文化社同学,都觉得非常失...
舍利佛,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佛说阿弥陀经》 发愿,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要劝勉发愿...
做供养要具足三个要点:第一,福田清净;第二,意乐清净;第三,供品清净。 第一、福田清净。 佛和菩萨具有圆满的智...
一、直接问你心里有哪些放不下? 直接问病重的亲人你心里有哪些放不下?对于我们而言,虽然学佛了,问出这样的话,...问: 用计数念佛好还是用清净心念佛好? 大安法师答: 对初学者来说,宜从计数念佛入手,功夫渐深,自然与弥陀名号...
三种菩提心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三种悉地轨 | 下篇:三种离菩提障 |
1、小乘所立的十智。一、世俗智、即见谛以前一切凡夫的智,与烦恼相应,故称有漏智;二、法智,即证欲界苦集灭道之...
有畏
尼剌部陀
宝瓶印
愿
知殿
龙峰
覆器
殊胜池
不善
能学多分
三宝物当分互用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摄受十方一切有情不思议净土

红尘中你被什么緾住了
佛弟子身上勿佩带佛像、观音像挂件

打佛七不是「打佛吃」

净土法门修行关键--发愿

做供养要具备这三个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