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梵语之塞犍陀Skandha,旧译为阴,又译为众,新译为蕴。阴者积集之义。众者众多和聚之义,亦蕴之义也。是显数多积集之有为法自性。作有为法之用,无纯一之法,或同类,或异类,必多数之小分相集而作其用故,则概谓之阴,或蕴(阴者荫覆之义,旧译之一义也。大别之五法:一、色蕴,总该五根五境等有形之物质。二、受蕴,对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也。三、想蕴,对境而想像事物之心之作用也。四、行蕴,其他对境关于瞋贪等善恶一切之心之作用也。五、识蕴,对境而了别识知事物之心之本体也。以一有情征之,则色蕴之一即身,他四蕴即心也。心之中,受想行之三者心性上各为一种特别之作用,故名之为心所有法,即心王所有之法(略云心所),识之一者为心之自性,故名之为心王。盖五蕴为身心之二法,如色界欲界有身之有情,从五蕴而成,如无色界无身之有情,自四蕴(除色蕴)而成也。毗婆尸佛经上曰:“五蕴幻身,四相迁变。”增一阿含经二十七曰:“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禅林用语。又作封后先生。意即伶俐汉。封后,为上古之人,黄帝尝于梦中见之,后乃求之为宰相;禅林中,转指能契机入...梵语 citta-prakrti,巴利语 citta-pakati。即心之本性。又称自性。心之本性有清净、染污,或二者皆不是,或二者皆...(名数)大日经住心品大日如来分别瑜伽行者之心相,答金刚手菩萨之问。谓一贪心,随顺染法也。二无贪心,随顺无染法...【智者愚者前中后际差别】 p1154 瑜伽九十三卷十八页云:于此正法毗奈耶中,虽复愚智俱从前际至于中际、幷由二种根...(名数)从上五种增益法中开延命法为六种,为祈寿命之延长者。瑜祇经疏上曰:亦为六种,增益坛中更加延命。...(术语)成就圆满也。楞严经一曰: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杂语)传灯录襄州庞居士蕴参马祖云,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祖云: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则与汝道。居士言下顿悟...(印相)加持虚空而结来遍一切大曼荼罗界之印与明也,易言之,即成护行者,身心之结界轮坛也。...(术语)金刚部之三昧也。大疏六曰:于金刚慧印一心不乱,是秘密主三昧。...(杂语)名德之沙门也。...指浊恶之时期。劫,为长时,即五浊中之劫浊。即指减劫中人寿二万岁以后,见等四浊于此时盛起。法华经卷四劝持品(大...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金光明最胜王经...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1.六因 六因是:能作因、俱有因、同类因、相应因、遍行因、异熟因。 (1)能作因: 在有为法生起时,不障碍他生起...
【原文】 下品下生者,乃临终时,地狱形相已现,能至心十念南谟阿弥陀佛,则变地狱形相为莲华,亦生净土。此佛慈悲...有一位水手,第一次出海时就遇到了可怕的风暴。年轻的水手受命爬到桅杆上,去调整风帆以适应风向。在他向上爬的时候...
香板,指形如宝剑的木板,是禅堂中法力极大的法宝。 香板的长度和厚度,都有规定的尺码。它是一种维护寺院清规、惩...大乘佛法成就清净之后,他要产生愿力,这个就是修假观。 前面的空观是在破假相的执取,假观它又创造一个假相,菩萨...中国人常说的人缘,日本话称为人气。例如,有的明星在戏里的演出不一定很出色,但是他有某种特质,无形中会吸引许多...一切众生皆以爱欲而正性命,爱欲是三界众生轮回的根本。如《圆觉经》云: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论语》里有个小故事。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回答得很简单,只说了两个字色难。就是说给父母...
五蕴
【佛学大辞典】
上篇:五离怖畏 | 下篇:五蕴宅 |
(杂语)一乘之教味,唯一不二,故曰一味。...
风后先生
心性
六十心
智者愚者前中后际差别
六种护摩
圆成
吸尽西江水
大金刚轮印明
秘密主三昧
名僧
浊劫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六因、四缘、五果

下品下生者,仗佛力亦能往生
「向上看」认清自己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