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一卷,无著菩萨造,世亲菩萨释,唐义净译。明以六门习修禅定,而得世出世之果。六门者:一求脱之愿心,二积集胜行之资粮,三使心善住于一处,四资师圆满,五所缘圆满,六作意圆满。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一切惑业,若逆溯之,其源无不归纳于无明。盖一切惑业,无非由执。由有执故,乃能成障。所以执者,为有着故。所以著...(术语)五相具备,成就本尊身之观行也。又作五相成身观,五转成身,五法成身。一通达菩提心,二修菩提心,三成金刚...指众生一期之四种相。又称四相、四苦。众生出生之相称为生相,老衰之相称为老相,病患之相称为病相,死亡之相称为死...子题:提婆、提婆达多、调达、增上地、出佛身血 含注戒本·十三僧残法:“佛在弥尼楼国,度八释子,诣瞻波国,并证...(经名)十卷,隋达摩笈多等译。与长阿含经中起世经,佛说楼炭经,起世经同本。品次稍异。说世界之形状者。...【离妄语者相】 p1427 瑜伽八卷十五页云:可信者:谓可委故。可委者:谓可寄托故。应可建立者:谓于彼彼违诤事中,...【阿伽楼】 大论云:蜜香树。...十善戒经说受持八戒斋的人有八种特殊的功德,即不堕地狱、不堕饿鬼、不堕畜生、不堕阿修罗、常生人中正见出家得涅槃...指真实不二之观法。大宝积经卷一一二(大一一·六三四中):“百千万劫,久习结业,以一实观,即皆消灭。” p76...【遂求静虑】 p1247 瑜伽四十三卷三页云:云何菩萨遂求静虑?谓此静虑、略有八种。一者、于诸毒药霜雹毒热鬼所魅等...【界摄】 p0865 如十种摄中说。 二解 显扬五卷十六页云:问:何义、几种、是界摄?答:三界中、世间义故。...(弘化社32分本)...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莫(mo)悉(xi)怛(da)哩(li)野(ye)地(di)尾(wei)迦(jia)南(nan)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作为一名儿科中医师,每天接诊众多患儿,其中发病根源十之八九都是积食。 现在由于物质条件的极大改善而每个家庭都...
八关斋戒也是针对居士所施设的一个戒法。是在五戒的基础上,再加上不上高广大床。就是你的床铺不能太高,佛制就是高...不管是上班,是打工,还是在外奔波,或者只是出去游玩,总有一刻,你都清楚的知道,你要回到一个叫家的地方。而这个...
圆顿止观为什么对大乘善根薄弱的人没有用?就是说,圆顿止观的修法,简单就四个字,就是无住生心,在无住的情况生起...一天,佛陀和难陀尊者经过街市,在一家鱼铺门口停下来,佛陀对难陀尊者说道:难陀!你到鱼铺里去,用手摸一摸铺在鱼...问: 至心信乐如何理解? 大安法师答: 我们讲十八愿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十声佛号都能念往生,但是至心...
佛世,大目犍连事母至孝。母死出家,精进行道,得六神通。见亡母生饿鬼中,持饭往饷,饭化猛火,目犍连痛哭白佛。佛...
菩萨因何名观世音 阿缚卢枳多湿伐罗。汉译观自在,指菩萨观有不住有,观空不住空,闻名不住于名,见相不惑于相,心...
六门教授习定论
【佛学大辞典】
上篇:六门陀罗尼经 | 下篇:六宗 |
【食不调性】 p0882 法蕴足论八卷十四页云:云何食不调性?谓以不食,或食过量,或食匪宜,而生苦受,总名食不...
无明
五相成身
生老病死
破僧违谏戒缘起
起世因本经
离妄语者相
阿伽楼
八戒斋八种胜法
一实观
遂求静虑
界摄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培养孩子惜福的思想

八关斋戒是对居士所施设的戒法
有这样一个女人

不要求因果的回报,因为真如会回报你
香和臭
至心信乐应如何理解

大孝中的大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