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说曰:一戒行备具,二多知经法,三能化度人,是号真学,上品也。纯行五戒,号承法,中品也。但持四戒(五戒中之前四者),号依福学,下品也。一持身所护法,二持供养法,三持同学法,号散持,外品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死位差别】 p0619 瑜伽八十四卷十一页云:复次殒者:舍身形故。终者:临死时故。丧者:若于是时,尸骸犹在。...(杂语)寄归传云:取衣作三褶,其肩头叠处,安其方帖以安衣,长可两指,结作同心,向外牵出,十字交系,便成两。其...羯磨疏·诸戒受法篇:“若论羯磨,初为凡兴,后通果向。涅槃净梵,即初果人;四分华尼,亦同受也;五分陀骠,十六成...【为摄梵行受诸饮食】 p1177 瑜伽二十三卷十五页云:云何名为为摄梵行受诸饮食?谓知其量,受诸饮食。由是因缘,修...【高建法幢支】 唯识宗所依经论的‘十支论’之一,即《三十唯识论》,这是广诠瑜伽境体,而以识外无别实有为宗。参...梵语 rsi,巴利语 isi。(一)音译利师、哩始。又作仙人、神仙、大仙、仙圣。略称仙。即住于山林,保持长寿之人。据佛...【智记别】 p1152 瑜伽九十四卷四页云:智记别者;谓有问言;云何知故,云何见故,彼生已尽?便记别言;生缘尽故;...【能为眼能为智能为义能为法】 p0898 瑜伽八十四卷六页云:又佛世尊能为眼者:谓能引发俱生慧故。能为智者:谓...(职位)禅林之称,在于众位之最上者。...【涉道者须五对治】 p0946 瑜伽七十一卷一页云:复次夫涉道者、须五对治。一、炎光对治,二、艰险对治,三、江...(名数)别教一乘,同教一乘,绝想一乘,佛性平等一乘,密意一乘之称。出于五教章。...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
第二个很重要,保护你的善根。这个地方有些时候要暂时的停止。看第四段,第四段很重要。 四、暂止息力于中若身心疲...
庐山百八摩尼劝人念佛文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三世诸佛,证此心佛。 六道众佛,本来是佛。只因迷妄,不肯信佛。 智...问:在一些打地藏七的师兄眼里,好像对一句佛号念到底的修法都不大看好,都觉得现在念佛人是万修一二去。如果哪个师...一个年轻人千里迢迢找到燃灯寺的释济大师说:我只是读书耕作,从来不传不闻流言飞语,不招惹是非,但不知为什么,总...佛陀在世时,有些出家众因不舍物欲而造作种种恶行,引起居士们的讥嫌。为了让修行人能远离杂染,也护念在家居士的善...
【原文】 问:等是念求生一佛净土,何不十方佛土中,随念一佛净土随得往生,何须偏念西方弥陀佛耶? 答:凡夫无智,...今天讲守护六根。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守护就是不叫它放逸。 先讲五根不要让它染五尘。五根就是眼耳鼻舌身,五尘...
戒律是佛教徒的行为规范。戒是防非,也就是禁止作恶的意思,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戒是犯罪前的规劝,律是犯罪后...
四品学法
【佛学大辞典】
上篇:四信五品 | 下篇:四品法门经 |
【我爱】 p0647 成唯识论四卷十八页云:我爱者:谓我贪。于所执我,深生躭着;故名我爱。...
死位差别
袈裟着法
羯磨受具初为凡兴后通果向
为摄梵行受诸饮食
高建法幢支
仙人
智记别
能为眼能为智能为义能为法
位头
涉道者须五对治
五种一乘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不要把修行修到内心产生严重的反弹

庐山百八摩尼劝人念佛文
地藏菩萨亦弘扬念佛法门
做一片无法被击沉的净叶
金刚护法

为何偏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
守护六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