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名)十卷,西晋竺法护译。是法华译本之初出者。与后出之罗什译大同。但药草喻品中有迦叶之问答及生盲喻。五百弟子授记品之初有入海取宝喻。法师品名药王如来品。有宝盖王及千子善盖太子法供养之事,又诸咒皆翻梵为汉。嘱累品在最后。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梵语 sajgha。指比丘、比丘尼入佛门,同持戒、同修行,和合一处。又称和合众。略称和僧、和众。据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名数)唐安察禅师之十首偈颂也。一心印,二祖意,三玄机,四尘异,五演教,六达本,七还源,八回机,九转位,十一...禅林用语。枢,为门之转轴;机,为门阃。谓柴门简陋,不须使用枢、机等物;引申为不拘于去来之自由境地。 p4143...【自利行等四补特伽罗】 p0603 集异门论九卷七页云:自利行等四补特伽罗者:一、有补特伽罗,有自利行,无他利...(喻)弘大的誓愿,可度一切众生到彼岸,故喻之如船。往生要集里说:无量清净觉经云: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乘...【犯戒声闻当于三处安住惭羞】 p0523 瑜伽八十六卷二十二页云:复次犯戒声闻,当于三处,安住惭羞。往大师所。一者...全一卷。撰者不详,日本临济宗僧汉兴祖芳(1722~1806)校订。日本宝历十二年(1762)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六册。...指供养鱼族之施食会。渔夫对平日之杀生,为日后生菩提之荐福,或祈免于航海中遭遇灾难及受鱼族伤害作祟,故投食于海...【曳瑟知林】 西域记:唐言杖林。其林修劲,被满山谷。先有婆罗门,闻释迦佛身长丈六,常怀疑惑,未之信也。乃...(术语)诸佛三德之一。断尽一切烦恼之德也。涅槃三德之解脱德当之。...法琳,俗姓陈,原籍颖川。他的远祖曾到襄阳做官,因之留寓该地。他生于陈宣帝太建四年(572),年少即出家,游历金陵...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
学佛后,不要去讲碰运气,或者去算命。想算一算什么时候更好。这个心,都是偷心。尤其是在生活中,小钱靠努力,大钱...
永明延寿禅师是宗门下法眼宗的第三代祖师,也是净土宗祖师。他著书很多,如《心赋心经》,是讲明心见性;《万善同归...问: 对恶母应该孝顺吗? 大安法师答: 首先你对你的母亲无论她对我们做什么,我们一定要对她孝顺。何以故?她就即...
要想成为僧人,首先必须出家。是否任何人都可以出家呢?从佛陀的大悲心出发,是没有不可以的,但为了僧团的纯洁,避...五戒的受持 受持五戒是尽形寿受持,非一日一夜受持而已。五戒可以全部受持,也可以随分受持。如《十住心论》卷二引...
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那么佛教的因缘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就是说这个生命,我们...
很多学佛人纠结于自己业障深重,其实顺逆皆方便,就看我们的心理素质够不够了。 忏悔是什么意思,就是这个业已经造...
《法句经》中有两个小故事,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个小故事: 从前有一位太子,内心充满了慈悲,乐善好施,他把王宫...
正法华经
【佛学大辞典】
上篇:正法桥 | 下篇:正法明如来 |
(术语)略名法身。佛三身之一也。佛身如法性周遍十方,有无量无边之相好庄严,以无量之光明,无量之音声,度十方无...
和合僧
十玄谈
柴扉无枢机
自利行等四补特伽罗
弘誓船
犯戒声闻当于三处安住惭羞
曹溪大师别传
鱼施饿鬼
曳瑟知林
断德
法琳(572—640)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推荐】福德的力量比聪明的大脑厉害

阿弥陀佛圣诞日的由来
对恶母应该孝顺吗

哪些人不可以出家呢
受持五戒的利益和意义

用八正道来引导你的思想

忏悔,有三种力量现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