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三界所有之有情非情自惑业之因缘而生者,悉为有漏无常。即四谛中苦集之二谛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此为真言修法最初之法,通于胎金两部者也。十八道念诵次第密记曰:先洗手,着净衣,悬袈裟,作净三业三部神...(术语)十四过之一。立者之论法,虽为异品者,而对手强为同品而攻击之过误也。...【四无量中舍最为胜】 p0464 大毗婆沙论八十三卷四页云:问:四无量中,何者最胜?有作是说:慈最为胜。所以者何?...(修法)刳身燃灯以供养佛,表至诚也。贤愚经一说世尊为虔阇尼梨王时,为欲闻劳度差婆罗门之法而行之。报恩经二大同...【难养】 p1444 大毗婆沙论四十二卷一页云:云何难养?答:诸饕、极饕,餮、极餮,耽、极耽,嗜、极嗜,好咀嚼、好...(术语)又云受莂。从佛受当来必当作佛之记别也。法华经譬喻品曰:见诸菩萨受记作佛,而我等不预斯事。...(杂语)为他家有死人时补助费用所赠之钱财。...(术语)毛诗蓼莪笺曰:供养日寡矣,而我不得终养。仪礼既夕注曰:燕养平常,所用供养也。礼记曾子问注曰:妇有供养...(天名)Maheśvara,一作摩醯伊湿代罗,略名摩醯湿伐罗,摩醯首罗。摩醯者大,伊湿伐罗者自在,即大自在。位于色界...唐代道宣撰续高僧传三十卷,分十科记述由梁初至唐贞观十九年间历代高僧之事迹;其中前八科为修慧,第九为修福。十科...【不施求法者法戒】 p0339 瑜伽四十一卷三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他来求法,怀嫌恨心,怀恚恼心,嫉妒...毗尼日用切要...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
这个要注意了,自己一定要有正念。不能让其他的东西附在自己的身体里面,这个后果很严重。就好像一个屋子出了两个人...
我们今天人不是讲感情,要谈恋爱吗?我们佛教讲,菩萨行有六度。对吧!我原来也给他们讲过爱情六度,两个人谈恋爱啊...顿渐的问题,许多人都要误解,总以为顿教的法门与渐教的法门,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修行法,许多贪图便宜的人,也都偏爱...有网友问到出家有什么条件和要求,今据律藏《四分律行事钞》略述如下。一个人是否能出家,除了主观的要求外,在律藏...第一苦:生 作为七苦之首的生,就是活着。生乃是所有后续苦难的基础,活着就是受苦。正如几何学中的公理一般无需证...《庄子》中有一篇文章,其中一段是叙述黄帝问路的故事。黄帝与六位贤士去访问一位修道的隐士,在山上迷了路,当时,...
饮食,是生物维系色身的要件之一。一般人每日尘劳奔忙,最低限度的目标便是求得衣食温饱,如果能吃饱穿暖后,最好还...问: 在您的开示中一再提到信愿的重要性,然而能发出真信切愿却非易事。学佛者往往有一时会发出真实信愿,但一回到...
世间法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世间天 | 下篇:世间乘 |
(术语)持金刚杵之神祇众类。即金刚神之眷属也。...
十八道
同法相似过类
四无量中舍最为胜
剜灯
难养
受记
赙仪
供养
莫醯伊湿伐罗
十科
不施求法者法戒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附体这种东西,赶紧念佛把他送走

感情是缘分的组合
圣严法师:顿悟与渐悟
出家的资格和条件
人生七苦
黄帝与牧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