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生死总说涅槃,就涅槃亦说有其差别,故依涅槃有有余、无余二种。新译作有余依、无余依。依、有漏之依身也,对惑业曰余,此二属小乘涅槃。
一、有余涅槃者,生死之因惑业尽,犹余有漏依身之苦果也。
二、无余涅槃者,更灭依身之苦果,而无所余也。
佛教词典 > 佛学次第统编 > 正文
指比丘或比丘尼受具足戒以后之年数。又作法腊、戒腊、法岁、夏腊。或单称腊。腊又可作。比丘为出离世俗之人,不以...指十八种有学之圣人。又作十八学人。即:随信行、随法行、信解、见至、身证、家家、一间、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位于山西榆次。据山西通志所载,本寺创建于后汉建宁元年(168)。然或谓唐代元和十二年(817)自村东地方移至今址。...称呼精通经律论三藏的比丘。...禅林用语。指对年少之修行僧说示禅门之规则礼度,以资警诫。如敕修百丈清规、禅林备用清规等所载之训童行即是。[禅...【钵塞莫】 或云阿唎吒迦二合。此云数珠,木槵子经云:当贯木槵子一百八个,常自随身,志心称南无佛陀、南无达...具有认识作用之主体为“能缘”,被认识之客体对象为“所缘”。缘乃依赖、依靠、攀缘等意,即表示心识非独自生起,必...(仪式)为开白打鏧也。...梵语 saptabodhyavgāni。又称七等觉支、七遍觉支、七菩提分、七菩提分宝、七觉分、七觉意、七觉志、七觉支法、七觉...(名数)比丘之四波罗夷罪Pārajikā也。十轮经三曰:出家受具足戒,于四根本性罪中精勤守护。...禅林用语。又作阿辘辘地。以车轮之旋转,比喻圆转无碍,自由自在之境地。碧岩录第五十三则(大四八·一八八上):“...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
我们天天在此禅修、静坐,目的就是为了要改变自己。修行能够改变命运,努力能够创造辉煌。世出世间,有为无为,全在...生命本需要凝视与倾听,凝视朝来暮去,看兴亡多少事;倾听物语人声,思聚散岂无凭! 生命本需要宁静与淡泊,宁静时...
有施主看了戒嗔的文章说,想出家当和尚,其实很早就有人有这个想法了。淼镇上有户人家,家境富裕,一直想要个儿子,...某地有两个朋友离家外出,他们打算出外找些事情做,积攒些钱财,以便养家糊口。有一天,他们在半路上发现了一片繁茂...他专门精于绘制彩色的色-情画,凭着这一手技术就到省城去谋生。由于他画得非常逼真而且特别妖艳淫荡,因此很快便出...
佛号光明不可思议,功德亦不可思议。通过念佛真的能治疗一些有精神障碍的人,在东林寺就有这样的案例。 一位居士来...隔壁的刘某吆三喝四,呼朋唤友,赌牌下馆子,拉帮结派,横行乡里。有一次,他赌博输了钱,就独自一人来到后山,以除...
当我们产生烦恼的时候,就有了此岸和彼岸;当我们当下承当,解脱、清凉、自在的时候,就无所谓此岸和彼岸。此岸和彼...
二种涅槃
【佛学次第统编】
上篇:二种生死 | 下篇:三种涅槃 |
(术语)真如之觉体本来明照,故曰元明。楞严经六曰: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又】一名本明。以本觉之自性清净心...
法夏
十八有学
永寿寺
三藏法师
说规矩
钵塞莫
能缘
开白打
七觉支
四根本性罪
转辘辘地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命运并非不可改变,关键是用对方法
匆忙中我们失去了什么

世间有两个字始终无人知道
背麻的人
制售淫书黄碟的报应

一位疯婆婆念佛痊愈的故事
打猎的果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