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唯识论说分本识转识。
一、本识 八识中第八阿赖耶识曰本识。
二、转识 对余之七识曰转识,即七转识是也。谓由本识而转生末识也。
佛教词典 > 佛学次第统编 > 正文
华译为轮转圆满具足、坛、道场等。向例在印度修法时,必须筑坛,坛中安置佛像以祭供,后来把修法时所筑的坛及佛像,...在唯一而真实的道理中是毫无虚妄之相的。...(术语)五灯会元曰:世尊说大集经,有不赴者,四天门王飞热铁轮追之令集。...(术语)菩萨行位十地第二之名。具清净之戒行,离烦恼之垢染,故名。唯识论九曰:离垢地,具净尸罗,远离能起微细毁...断尽一切烦恼的阿罗汉。...(人名)Īkṣvāku,又曰悫摩,伊摩。译为甘蔗。又作日种,善生。...【无明与诸不动行为缘】 p1093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六页云:彼于色界或无色界有过患身,起有功德作意想见;或依教法...(一)指涅槃。乃不为任何事物所破坏之法。[杂阿含经卷二] (二)指成就阿罗汉果之利根者。利根之人修白骨观时,不起...(譬喻)金锁铁锁虽有胜劣,而被缚则一,以譬内着外着,其邪一也。止观十上曰:外道见通韦陀,乃至圆门,三念处三解...【因相应法】 p0592 品类足论六卷十页云:因相应法云何?谓一切心心所法。 二解 发智论十三卷二十一页云:...(人名)结集经典之人,即指阿难。三德指归一曰:经家者,即阿难,是结集经家也。...净土十疑论...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为说法。时舍利弗、大目乾连,前诣佛所,五体投地,礼佛足已,...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
原文: 德美,姓王,清河临清人。年十六出家,十九剃染。隋开皇中,观化京师,受持戒律,日以礼忏为务,常诵万五千...
【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这是讲到声闻跟菩萨以外的天人众,这个地方是讲到释提桓因、还有诸天、还有大...他父亲是位大庄园主。 七岁之前,他过着钟鸣鼎食的生活。上世纪六十年代,他所生活的那个岛国,突然掀起一场革命,...有的人喜欢个人行善,然后好自己独吞善果。见别人行善,就生嫉妒心,不但不加以赞叹、支持,还百般进行阻挠,生怕好...
是否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对香菜这一词有些忌讳?尤其是在佛教徒之间,大家往往都不敢吃香菜,但追根究底的问是为什么...
人生的关卡,可大可小。善于处理的人,举重若轻;不善于处理的人,举轻若重。 所谓善于处理,就是能够掌握当前所遇...
笔者有一位家住南部的教授朋友(姑隐其名)有一次告诉笔者,对于因果的现象他起先总是抱着怀疑的态度不敢加以肯定,...大海之滨,住着一只龟王。水族子民,由于龟王的教化有方,无不互敬互慈,和睦共处。 一个月圆的寂静夜晚,龟王缓缓...
本识转识
【佛学次第统编】
上篇:识 | 下篇:五识 |
(Nāsik)位于印度西部之都市,面临德干高原之哥达维利河(梵 Godāvarī)。为印度教之圣地,相对于恒河岸之波罗...
曼荼罗
一实无相
热铁轮
离垢地
漏尽阿罗汉
懿摩弥
无明与诸不动行为缘
不坏法
金铁二锁
因相应法
经家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佛说月光菩萨经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为止口业,止语三年

持戒跟智慧是缺一不可的
改变自己命运的简单武器
劝化更多的人来行善

佛教徒可以吃「香菜」吗

人生的关卡可大可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