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律师道宣。京兆钱氏。父吏部尚书申。母梦月轮贯怀而孕。又梦梵僧语之曰。所孕者梁僧祐律师也。处胎弥十二月而生。九岁遍览群书。十二善习文墨。十五师日严頵公。十六诵法华两旬而彻。十七落发。二十依首师进具戒。三衣唯布常坐一食。武德四年再依首师学律。性好禅那期修正定。頵曰。戒净定明慧方有据。始听未闲持犯焉识。七年徙居终南纻麻兰若。始制行事钞。正观四年行般若三昧于清宫精舍。经九十日。龙化人形体觐听法。沙弥染心顾盻其女。龙怒欲害之。念师教诫顿息恶心。摄毒吐井。白师勿饮此水。及往视之其井涌沸。又于云际寺行此三昧。前后二十会。常感天童为之给侍。十九年偕奘公翻经弘福。笔受润文推为上首。永徽元年复居纻麻。干封二年春。天人告师曰。师报缘将尽。当生弥勒内宫。十月三十日。众见空中。幡华交列。异香天乐。天人同声。请师归觐弥勒。上闻之。诏天下寺院图形奉祀。穆宗制赞曰。代有觉人为如来使。龙鬼归降天神奉事。声飞五天辞惊万里。金乌西沈佛日东举。稽首归依肇律宗主。懿宗朝谥澄照。师所撰删定僧戒本(一卷今所盛行)删定比丘尼戒本(一卷)注僧戒本(三卷)戒疏(四卷)注羯磨经(二卷)羯磨疏(四卷)行事钞(二卷)比丘尼钞(三卷)拾毗尼义钞(三卷)亡物轻重仪章服仪归敬仪正行忏悔仪新学教诫仪(各一卷)法华义苑(三十卷亡本)释迦方志(二卷)佛道论衡(四卷)续高僧传(三十卷)后续僧传(十卷) 广弘明集(三十卷)三宝感通记(三卷)天人感通传(一卷)大唐内典录(十卷)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名数)一、胜义不善,由真谛之实义,定不善之义也。依此义,则一切之有漏法即生死法,总为不善。以此中虽有善有不...【本识中种容作三缘生现分别】 p0532 成唯识论八卷五页云:本识中种,容作三缘,生现分别。除等无间。谓各亲种,是...全一卷或二卷。日本永超编述(1094)。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全书集流布于日本之经典目录,计分弘经录、传律录、讲...【一切所诠事】 p0008 瑜伽七十四卷六页云:云何一切所诠事耶?所谓蕴事、界事、处事、缘起事、处非处事、根事...禅林用语。指优秀之马,即跑得快之马。凡快马仅须一鞭即疾驱,称为“快马一鞭”;在丛林中,转指优秀学人仅闻师家之...在禅林中,教人小心火烛所用之铃。在莹山和尚清规卷上日中行事中,有午时、亥时、寅时振火铃,警告大众小心火烛之记...为成就阿罗汉果之二种法;此系依所观想之境而立其名。坏法,即修不净观时,以假想之慧,就自身及所爱之人次第疾修胀...(杂语)三衣六物等种种之道具也。...指菩萨所受的大戒,对于小乘的粗戒而言。...【无记业】 p1053 瑜伽九卷六页云:无记业者:谓非无贪无瞋无痴为因缘,亦非贪瞋痴为因缘业。 二解 瑜伽九十卷三页...禅林用语。形容一知半解,似通非通之禅。担,即担负行李之意。谓禅之真意,系无穷无极者,半通之禅,则如担负行李之...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龙藏本)...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
世间有很多东西是非常诱惑人的,如果不去克制自己,就很容易被诱惑。我们常常说境不迷人人自迷。如果说境迷人,是因...
古时候有一位很有地位的人,他的事业开创得很好,累积了许多财富,而这些努力无非都是为了他的儿子,想替儿子打好事...
我们要守住一念心,这念心最麻烦的莫过于贪欲。做人本来就要安分守己,约束好自己的行为;但是贪念一起,行动就由不...柏克斯顿曾经是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顽童,他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他坚强的意志力,这种意志力在他幼年曾表现为喜...
我们在修行当中,有发心、修行、证果。发心就是成佛的亲因缘,就是种子,就是你对未来的规划如何。我们净土宗两个规...
苦是由前生身语意三业作恶的因,今生所招来的果报。因果之道,丝亳不爽。《大宝积经》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佛陀时代,有一位非常富裕的若达多长者,所拥有的财物、奴仆及象马牛羊,不计其数。一天,若达多长者来到只桓精舍聆...一位后生到寺庙里向方丈求教,谈起世态炎凉,颇有感慨:大师,大千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太复杂了,不是尔虞我诈,...
南山律师道宣《佛祖历代通载》
【佛教人物传】
上篇:法融禅师《佛祖历代通载》 | 下篇:五祖弘忍大师《佛祖历代通载》 |
【遍知事】 p1123 瑜伽七十七卷九页云:遍知事者:当知卽是一切所知。谓或诸蕴,或诸内处,或诸外处。如是一切。...
四种不善
本识中种容作三缘生现分别
东域传灯目录
一切所诠事
快马
火铃
坏法不坏法
品具
妙戒
无记业
一担禅
【大藏经】六度集经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五戒里面为何不允许饮酒

长者智教败家子

金鹅的启示
不屈不挠的意志使我们心想事成

佛法的修学是由内而外,先端正其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