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一)禅林用语。指由下至上、从末至本;反之,从上至下、从本到末,称为向下。禅宗以自迷境直入悟境、上求菩提之工夫...梵呗之一。又作优婆离梵。系于沙弥受戒仪式时所唱诵之梵呗。其文句为:“稽首礼诸佛及比丘僧,令演毗尼法,令正法久...(术语)妄语戒有二,大妄语戒是四波罗夷罪之第四,小妄语戒是九十堕罪之第一。...(术语)梵语Pratyekabuddha,旧称辟支佛。又曰辟支迦罗。新称钵剌翳伽佛陀。旧译曰缘觉。新译曰独觉。缘觉者:一,...梵语 snātra-?ataka。大乘比丘所常持用的十八物之一。又作拭手巾、净巾。乃拭净脸、手之布片,相当于现在所谓之手...【有量法】 p0542 品类足论六卷十一页云:有量法云何?谓若法,果及异熟俱有量。...(仪式)供养尊宿也。性灵集十曰:礼着乡饮,经称供宿。月灯三昧经六曰:当问其夏腊,若是尊宿者,应供养恭敬头面接...(经名)后汉摩腾竺法兰共译。就小大乘摄集四十二章者。佛教流入中国之第一部经也。朱熹谓四十二章经其说却是平实。...【成就三十法升安善趣】 p0668 法蕴足论一卷六页云:成就三十法,身坏命终,升安善趣,生于天中。何等三十?谓...明末临济宗僧。生卒年不详。浙江携李人,俗姓姚。号霁仑。幼习儒学,及长,遇崇祯末年兵变,几死复生,功名念澹,值...(异类)梵名矩吒檀底之译意。又云施积。十罗刹女之一。形像如天女仙,衣色青,面低伏,前捧香花,长跪而居。为半跏...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
发了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之心,怎样去圆满,去落实? 莲池大师在西方发愿文中已经告诉我们了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
念佛发光,乃属魔境。勿以为是,久则自息。当教彼一心念佛,除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之外,概不许心生诸念。自然如长空雾...如果我们花许多的时间担忧昨日发生过的事,以及明天将会发生的事,我们是不可能享受人生的.我们为明天担忧,因为我们...从前,有一个叫耆婆的老先生,他会一种很特别的功夫,即对音声非常敏感,只要有任何声响发出,他就能凭藉双耳分辨出...每个人,几乎都知道心情不好,对身体是巨大的威胁!就连医生也经常在评价某些病人的时候说:主要是压力太大!坏心情...
原文: 今之时,是何时也。南北相攻,中外相敌。三四年来,人死四五千万。自有生民以来,未闻有如此之惨凄者。又复...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家长、老师常常因为孩子进步缓慢而着急,由此或者粗暴地给孩子戴上脑子笨、...问: 什么是忏悔?为什么要忏悔业障? 大安法师答: 忏悔两个字是梵文和中文的组合:忏是忏摩,就是陈述发露自己犯...
悟入依他起性
【法相辞典】
【悟入依他起性】 p0908 摄论二卷十九页云:于此悟入唯识性中,何所悟入?如何悟入入唯识性、相见二性及种种姓。若名若义自性差别假,自性差别义,如是六种,义皆无故;所取、能取、性现前故;一时现似种种相义、而生起故。如暗中绳,显现似蛇。譬如绳上,蛇、非真实。以无有故。若已了知彼义无者;蛇觉虽灭;绳觉犹在。若以微细品类分析;此又虚妄色香味触为其相故。此觉为依,绳觉当灭。如是于彼似文似义六相意言,伏除非实六相义时,唯识性觉,犹如蛇觉,亦当除遣。由圆成实自性觉故。世亲释六卷十页云:悟入唯识故悟入依他起性者:举其唯识,即取意言。了知一切、唯意言性;由此悟入依他起性。
上篇:修念住有二种作意 | 下篇:除心缚智 |
(一)凡二卷。东晋法业撰。今已不存在。[诸宗章疏录卷一] (二)全一卷。唐代法藏(643~712)述于天授年间。又称华...
向上
优波离梵
小妄语戒
缘觉
手巾
有量法
供宿
四十二章经
成就三十法升安善趣
超永
曲齿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怎样去圆满落实菩提心

念佛放光是何种境界
当下是我们唯一拥有的一刻
天耳通
生气对身体的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