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毗婆沙论二十三卷十五页云:如契经说:佛告苾刍,我昔持草诣菩提树,到已、敷设,结跏趺坐,顺逆观察十二缘起。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老死缘愁悲苦忧恼。问:云何菩萨顺逆观察十二缘起耶?答:若以因推果,名顺观察。若以果推因,名逆观察。复次若从细入麁,名顺观察。若从麁入细,名逆观察。如麁细;如是可见、不可见,现见、非现见,显了、非显了,应知亦尔。复次若因近观远,名顺观察。若因远观近,名逆观察。如近远;如是在此、在彼,现前、不现前,此众同分、彼众同分,应知亦尔。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物名)胜战之幢旗也。涅槃经二十六曰:能与魔王波旬战,能摧波旬所立胜幢。...日本佛教用语。即于造立佛像、堂塔之际,奉献捐助金、物品等。亦即奉加财力于佛法事业之意。又称御奉加。古称“知识...(譬喻)以生死使人沉没,故比之于深渊也。增一阿含经六曰:渡流成无漏,以渡生死渊。...禅宗公案名。又作大随乌龟、大隋龟话。大隋,指唐代之大隋法真禅师。此则公案乃大隋法真藉乌龟来接化学人之机缘语句...唐中宗时,复礼法师请问诸方学者真如与无明之关系,所作五言十句之偈颂。即(卍续一四八·二九七上):“真法性本净...【净行所缘】 p1002 瑜伽二十六卷十九页云:云何名为净行所缘?谓不净、慈愍、缘性缘起、界差别、阿那波那念等、所...(术语)唐善导释观经先以七门简括之,第一门谓之序题,叙如来出世之大纲,亦题一经元意之意也。玄义分传通记二曰:...(杂语)最要之义。文句记三中曰:一经之骨目。...声闻乘行人,因怖畏生死的痛苦,于是人人急著追求真空的涅槃,因而成为证悟无上佛果的障碍。...【四正断】 p0423 瑜伽二十九卷四页云:如是四种亦名正断:一名律仪断,谓于已生恶不善法为令断,故生欲策励,乃至...(术语)谓三界九地八十一品修惑之一品徐徐而断也。对于顿断而言。...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
弘一法师,由翩翩公子一变而为留学生,又变而为教师,而为道人,四变而为和尚。每做一种人,都十分像样。好比全能的...
有些人通过杀生、欺诈等途径得到钱财,这些钱财在获得时好像很丰厚,但最终不会积累下来,很快就会以各种因缘耗尽。...
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众妙华,供养...问: 通俗说下佛教说的贪嗔痴到底是啥? 界诠法师答: 贪,贪什么东西呢?贪世间的种种种种都叫做贪,你贪好吃的,...一、一句佛号,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第一句来自《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至心念佛一声,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从...
如来苦口婆心劝导众生,劝谏我们老实念佛,修净土法门,带业往生,别再想这个想那个,一心念佛就行了。 带业往生,...人生的意义何在?这是个大问题。人从有生以来,很快的老了,死了;在生老病死的过程中,忙着工作,也忙着吃,忙着穿...
除了外在有相的布施以外,奉献自己的能力或劳力帮助他人,也是一种布施。比如从事慈善事业,担任社会义工,利用一点...
顺逆观察十二缘起
【法相辞典】
【顺逆观察十二缘起】 p1112
上篇:顺决择分善根 | 下篇:顺流行等四补特伽罗 |
五根所缘境者,谓四圣谛,由谛现观方便所摄作此行故。 五根自体者,谓信精进念定慧。 五根助伴者,谓彼相应心心法等...
胜幢
奉加
生死渊
大隋乌龟
真妄颂
净行所缘
序题
骨目
声闻畏苦障
四正断
渐断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弘一大师为何不做艺术家,而做和尚呢

学佛后如何发家致富和避免损财

极乐世界的三种庄严
佛教说的贪嗔痴到底是什么
念佛的三大利益

修净土法门带业往生
人生的意义何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