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扬三卷十五页云:十一、欲界菩萨。谓生欲界,住菩萨法性;为令自他证寂灭故;已发正愿,修习一切无上菩提诸方便行。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藏教俱修析空观而证偏真之理,此有四门:一有门,有部宗(旧曰毗昙宗)是也,以立三世实有法体恒有故也。二...凡三十六卷,另有目录三卷。明代圆极居顶编。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继景德传灯录之后,集录禅宗六祖大鉴慧能以下第...(术语)称如来顶相,如来甲,如来圆光,如来舌相之四种真言。作阿阇梨事业之法,必同于佛身,是故以如来顶等真言,...谓珍宝之洲渚;比喻究竟之涅槃。语出涅槃经。与法华经之“宝所”为同类譬喻。[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五](参阅“宝所”...【路伽惫】 大论云:是名知世间。知二种世间:一众生,二非众生;及如实相,知世间果、世间因,出世间灭、出世...(菩萨)此菩萨为观音之部属,故于十五观音中为香王观音。在第十五数。...梵语陀罗尼,译曰持明者,真言之异名。持明者,陀罗尼即真言也。又受持真言,谓之持明。演密钞曰:明者明咒,真言之...即有因缘关系之意。一般指于佛道有缘者。亦即指有闻法得解脱机缘之众生。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四上):“有缘众...(术语)密教就有相无相有浅略深秘之二释。言其浅略之义,则凡夫所知色心之诸法,事相显了,心前现行,易了易知,谓...坏不坏门者,谓若处显示失坏不失坏,彼二方便彼二差别,如善生经说。失坏者,谓染着内外依事,内依事五取蕴为相,外...(地名)天竺山名。华言双迹。此山之峰。有二陇道似车迹。故名。见翻译名义集。...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般舟三昧经卷上(一名十方现在佛悉在前立定经) 后汉月氏三藏支娄迦谶译 问事品第一 佛在罗阅祇摩诃桓迦怜,摩诃比丘僧...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罽宾国三藏般若奉 诏译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
造五无间,诽谤正法,毁呰贤圣,离诸善法,具诸恶法。我们一般说五无间,五无间就是犯五逆罪,到地狱去受无间的痛苦...
释迦牟尼佛与大比丘众五百人,在古印度毗舍离城的祇园,缓步而行前往游化。当时,世尊回顾毗舍离城,不久后便说此偈...
澍葊法师在清朝道光(公元18211850年)和咸丰(公元18511861年 )年间 ,在维扬(今江苏扬州)一带声名鹊起,法学远...
要想超度冤亲债主,最好的方式,是慈悲。唐朝时,鄱阳湖闹水怪,经常兴风作浪,危害庄稼。就有人要去降伏他,有几个...要知道我们累劫的冤亲债主在恶道里没有能力解脱,完全靠我们以真诚心、清净心、慈悲心修行,来帮助他们离苦得乐。但...佛法使我们的心开放,改变了我们的价值观,赋予我们全新的生活观念。 一、敦伦尽份 一个信愿念佛的三宝第子,怎样在...
双轮照禅人来参,且云将隐居山中,单究向上事,乞老人住山之法。因示之曰: 古人住山,乃大舍身命处,殊非细事,专...
我们一般人刚开始学佛,你不是说马上改变。学佛以后,你开始回光返照,这时候是「真妄交攻」,可能会遇到楞严经讲的...
欲界菩萨
【法相辞典】
【欲界菩萨】 p0985
上篇:欲修习 | 下篇:欲增上三摩地 |
欲界有六层的天,故名为六欲天,即: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此中四天王天在须弥...
藏教四门
续传灯录
严身真言
宝渚
路伽惫
香王观音
持明
有缘
有相无相
坏不坏门
逾健达罗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凡是佛所说的法,你都不要毁谤

四事之教

从顽劣凡夫骤然摇身成为一代高僧的澍葊法师

慈悲心是超度冤亲债主最好的方法
化解冤亲债主的方法
敦伦尽份、苦乐随缘、感念佛恩

万境本闲,惟人自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