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钞·对施兴治篇:“毗尼母云,受人信施,不如法用,放逸其心,废修道业。入三涂中,受重苦故。若不受苦报者,食他信施食,即破腹出,衣即离身。若知前人无业而施与者,能施所施,二俱为施所堕。智论,明能施清净,受者不净;如是四句。若出家人无戒无慧,食于信施,入铜橛地狱,受铁丸、铁浆二苦。四分,乃至犯突吉罗以上罪,无故受他利养,及持戒比丘礼敬,并不合受。”资持记释云:“四分,即疑恼戒不犯文。彼云,犯波罗夷乃至恶说,故云吉已上也;恐妄受利,开语令知,如法忏悔。用斯自检,宁复有人堪受施者?若但养身,此何足议?苟能反己,岂不怀惭?上引诸文,并约戒净;复须临境起治,方堪应供。必非此二,俱为苦因。佛语无虚,固当信奉。”(事钞记卷三五·二七·五)
佛教词典 > 南山律学词典 > 正文
【断随烦恼有五种对治】 p1417 瑜伽六十二卷十三页云:谓勤修习内心寂静奢摩他行诸苾刍等,为欲断除诸随烦恼,应知...(术语)对于一味蕴而言。由细意识而起之有间断五蕴也。小乘经量部所立。见异部宗轮论述记等。...为寺院法会时所用金属法器之一。铙与钹原为二种不同之乐器,后来混而并称为铙钹。 铙,古来即广用于僧家与巫觋等之...【阇陀伽】 此云本生。此说菩萨行,因本曾为事也。显扬论云:本事者,谓如来说圣弟子前世等事。本生,谓如来说...(术语)净土论所云:得往生于弥陀净土,而成就之五种功德也。为配于五念门而立者。真宗谓五种中初二门为现生正定聚...【柔软想】 p0888 瑜伽三十三卷十六页云:柔软想者:谓由此想、于身发起柔软胜解。或如绵囊,或如毛毳,或如熟...位于杭州五云山之西。原有真济、云栖、天池三寺,后仅存云栖一寺。以明代莲池大师袾宏居此而闻名。据袾宏之云栖山房...【欲界二界分斋差别】 p0988 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三卷十二页云:问:若尔;他化自在天上,初静虑下,中间悬远,有无...【罪过事】 p1254 瑜伽八十四卷十三页云:诸结因缘、于现法中,能生过罪;乃至领受从彼所生心法忧苦。由此因缘、能...【作者】 p0685 瑜伽十六卷十页云:于诸业用,说为作者。...(菩萨)金刚忿怒身。梵云鸡利系罗,与金刚萨埵眷属触金刚同名。或称金刚随心菩萨。降伏诸夜叉之尊也。为忿怒形,有...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诚拙禅师在圆觉寺弘法时,法缘非常兴盛,每次讲经时,人都挤得水泻不通,故信徒间就有人提议,要建一座较宽敞的讲堂...
天下大恩,莫过父母。父母而在,堂前活佛也。父母而没,犹可追报也。试思此身从何而来?何由而长?乃不能反本寻源,...当前命相、风水、地理之学大行其道,相信的人为数不少:遇到事情总要花钱去求卜问卦一番。 那么,算命为什么会准确...
云何犹不知,身陷惑网者,必囚生死狱,正入死神口。 此思维死亡的过患,借以激发修习正法的信心。 以一切众生的重心...
诸位要知道在我们八识当中分成三类,第八识第七识跟前六识,异熟、思量、了境,你们猜猜看哪一个最重要?主导性最强...
口有四种过恶:两舌、恶口、妄语、绮语。两舌就是斗乱两边,向此说彼,向彼说此,斗乱是非,令双方结冤结仇,互相危...
蕅益大师的《相宗八要》里面提到:其实我们一念心性是离过绝非,因为它是离一切相。我们的本来面目,它没有好,也没...有的人喜欢个人行善,然后好自己独吞善果。见别人行善,就生嫉妒心,不但不加以赞叹、支持,还百般进行阻挠,生怕好...
比丘无德不堪受施
【南山律学词典】
上篇:比丘洗浴法 | 下篇:比丘犯逆无初 |
1、指三千尘点劫,即磨一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之物而为墨,每经一三千大千世界便下一点,墨完了,而所经过的世界又全部...
断随烦恼有五种对治
根边蕴
铙钹
阇陀伽
五功德门
柔软想
云栖山
欲界二界分斋差别
罪过事
作者
随心金刚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把「谢谢」带回去

天下大恩莫过父母,父母而在,堂前活佛也
慧律法师《「运命」而不被「命运」》

身陷惑网者,必囚生死狱——不思维无常的过患

真正障碍往生的是带有执着性的妄想

口业清净了,首先利益的是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