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专注一心时,能制伏意念所起之烦恼。即专心一意,当可制伏意三(贪欲、瞋恚、愚痴)、口四(妄语、绮语、两舌、恶口)、身三(杀生、偷盗、邪淫)等诸烦恼。人若诫五恶,行五善,端身正行,非但身得度脱,且其福德亦能度世。 p2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杂语)西方之师也。多谓迦湿弥罗以西,犍陀罗国地方之人师。俱舍论二十六曰:西方诸师,作如是说。同光记二十六曰...梵语 bodhisattva-caryā。(一)菩萨之修行。即修六度万行,圆满自利利他,成就佛果之道。故菩萨道乃成佛之正因,成...(一)谓二种修行,即自利行与化他行。 (二)谓烦恼、所知二障之现行,华严经卷十二(大一○·五七下):“妙悟皆满,...何等善法真如?谓无我性,亦名空性无相实际胜义法界...(杂语)佛之寿命也,释迦佛化身之寿命限于八十,报身之寿命则为无量,如法华经寿量品所说。...(界名)莲为莲华,刹为土之梵语,西方之净土,以莲华为往生之所托,故曰莲刹莲邦等。...【势速】 p1243 瑜伽五十二卷十四页云:复次云何势速?谓诸行生灭相应、速运转性;是谓势速。 二解 瑜伽五十六卷三...【后际空】 p0879 瑜伽九十二卷十九页云:当知此中、无有诸行于未来世实有行聚,自性安立,诸行生时,从彼而来...【六种意乐所摄爱重随喜欣乐作意】 p0315 摄论二卷二十五页云:又作意修者:谓修六种意乐所摄爱重随喜欣乐作意。一...【浮昙末】 此云至诚。十六观经云: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疏...亦名:摩触戒缘起 资持记·释尼众篇:“佛在舍卫,有长者,与偷罗难陀尼,互相系意。长者设食,诸尼尽往,唯偷罗不...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往生论...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
窦禹钧(即《三字经》里提到的窦燕山),五代后晋时期涿州范阳县人。后周时期大臣、藏书家。与兄窦禹锡皆以词学著名...
人何以要学佛 列位要知道人们,何以要学佛的理由,须先知道释迦牟尼佛,何以出生的缘故。 法华经说:佛以一大事因缘...
为什么要往生西方?因为从佛教的根本情怀来讲,是为了自度,特别是度他,才是更加有价值的行持,但是度他需要有资本...
来果老和尚,是中国近代禅宗大德,生有异慧,乘愿再来,与虚云老和尚同为佛门龙象,在心行灭处,生平有《来果禅师语...落榜、失恋、失业现实中,你是否四处碰壁、伤痕累累?你是否时常怨恨、畏惧、沉沦? 先来看看这些人曾经有过的遭遇...最新科学研究证明,以下18种果蔬因为分别含有针对性的抗癌细胞因子,因此对于多种癌症具有显著地治疗和抑制功效,经...
阿赖耶识的可怕,就是你平常不知道它存在。你平常就是第六意识的思想去攀缘六尘,什么事都没有。 第八识最坏,坏就...问: 净土是念佛往生成佛,密宗是现今成佛。请问净土有不有现今成佛?净土念佛什么时候成就呢? 大安法师答: 你要...
一心制意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一心合掌 | 下篇:一心约教有异 |
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正定聚是指一定可以证悟的一类众生;邪定聚是指毕竟不能证悟的一类众生;不定聚是指介于正...
西方师
菩萨道
二行
善法真如
佛寿
莲刹
势速
后际空
六种意乐所摄爱重随喜欣乐作意
浮昙末
尼摩触戒缘起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大藏经】最上乘论

窦禹钧大积阴德,五子登科享高寿

王博谦居士《学佛浅说》

忍力不坚固,而欲度众生的尴尬下场

中国近代禅宗大德--来果老和尚
勇敢面对人生,无论到遭遇什么困难
18种抗癌果蔬英雄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