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用语。出息,指呼出气息、呼气。呼气,本是向外之动作,然谓“不涉众缘”,则因纵使向外呼气,然亦不迷于外在对境之事物;意味身处千姿万态之现象世界中,然任运自在不为所动。从容录第三则(大四八·二二九上):“王问曰:‘何不看经?’祖云:‘贫道入息不居阴界,出息不涉众缘;常转如是经,百千万亿卷。’” p156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不分智愚、善恶、老少等,均信仰阿弥陀佛之本愿而称念佛号。往生论注卷下(大四○·八三八中):“同一念佛,无别道...禅宗公案名。盐官齐安会下有一主事僧将死,鬼使来索其命时,僧告曰(卍续一四八·一二一下):“身为主事,未暇修行...【波罗蜜】 大论:又云阿罗蜜,秦言远离;波罗蜜,秦言度彼岸。此二音相近,义相会故,以阿罗蜜,释波罗蜜。天...(术语)治罚比丘七种法之一,于僧众面前宣告呵责夺三十五事之权利也。见行事钞僧纲编。...(杂语)若但依生观顺观二者,则十二因缘为苦集之二谛,即无明行爱取有之五支为集谛,余七支为苦谛也。若依生灭二观...(经名)一卷,东晋竺昙无兰译。说五天使并地狱之苦状。泥犁者地狱之梵语。...禅林用语。又作好不鲫溜、好不唧令。此语含有嘲弄、嘲笑之意。不唧[口*留],即不伶俐之意;指愚鲁之钝汉。此外,类...【生甚深】 p0476 世亲释十卷一页云:佛无生为生者:显生甚深。以诸如来,无业烦恼同诸凡愚所造作生;故名无生。然...【四变句】 唯识宗认为,世间一切法,皆由阿赖耶识之所变现,可概分为共中共、共中不共、不共中不共、不共中共四种...(地名)印度之古称。西域记曰: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云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玄应音义曰:竺今作...禅林用语。原指真正之珍宝即在自家之中;禅林中,转指开悟之大事最重要关键乃在于本具之佛性,若不明此理,反而向外...晚课蒙山施食仪...优婆塞戒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
见到在一起共事的人,埋怨对方不能和自己沟通。是别人不和自己沟通,还是自身存在问题?学佛要先学会认识自己、反省...问: 师父,有的人会觉得,时常惦记着死亡太不吉利或者太消极,我们该如何去平衡这个概念呢? 慧广法师答: 说句好...
信愿坚固,勇猛精进。跨越忧恼,净心画佛 在病苦中,师父总是精进勇猛,信愿坚固,求生西方。时常清晨两点就开始做...
问: 弟子总觉得往生很容易,只要具足信愿就可以,所以平时念佛就不是很精进。请问怎样对待这种心态? 大安法师答:...丹真绒布上师餐前必做上供下施。下施时,念诵观音菩萨心咒数遍,吹气于几粒白饭,然后布施出去即可。 任何食物念嗡...
非要吃肉,不要在家里杀,买现成的。你在家里,总希望家里吉祥,如果天天在家里杀羊宰猪、杀鸡,你的家就成屠宰场了...佛曾经说:任何众生如果对身披袈裟的比丘产生恶心,因为是对三世诸佛、缘觉阿罗汉、三世圣者产生恶心的缘故,将会成...
做功夫,除妄想,其实也就是我们调节自己的身心,给自己的身心安家的一个过程。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都有...
出息不涉众缘
【佛光大辞典】
上篇:出息不待入 | 下篇:出格见解 |
三业清净者: 一、身行清净 谓身之所行,能防塞一切诸不善法,是名身业清净。 二、口言真诚 谓凡所言说,...
同一念佛
亡僧索命
波罗蜜
呵责
十二因缘与四谛
铁城泥犁经
好不唧
生甚深
四变句
天竺
从门入者不是家珍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尊重对方,检讨自己
时常惦记着死亡是否太消极了

道证法师预知时至,回归弥陀愿海

总觉得往生很容易,平时念佛就不是很精进
最简单的施食法:六字大明咒施食

千万不要在家里杀生
轻毁出家人会成熟极重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