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生,梵语 jātaka,巴利语同,音译作阇多伽、阇陀伽、社得迦,意译本起、本缘、本生谭、本生谈。略称生。九部经之一,十二部经之一。佛典内容可分类为九种、十二种,分别称为九部经、十二部经,本生经即其中之一类。主要记述释迦于过去世受生为各种不同身形及身分而行菩萨道之故事。其中亦含不少关于弥勒等诸弟子及阿弥陀等诸佛之本生故事。

巴利文经藏在四部尼柯耶(巴 nikāya,相当于汉译阿含)外之第五部为小部经(巴 Khuddaka-Nikāya),共收录十五经典,其中,第十即为各种本生故事之汇辑,当中描述释迦以国王、婆罗门僧、商人、女人,及象、猴、鹿、熊等各种动物之身形,或救度众生之危难,或为求法而精进之种种善业功德。全部共五四七种(或谓五四六种)本生故事,多以散文、韵文写成,且以篇幅长短或偈颂数之多寡,而分为二十二集(巴 nipāta,篇),其中第一集至第八集更别立品名。长篇之偈,其性质为首尾一贯独立之本生故事;短偈则为强调主旨之警世金言,犹如民谣一类,多不似一般本生故事之文体。二者均非根据“本生注”之偈而来,而仅采用本生故事中之大意而已。经中充满牺牲精神,大乘佛教利他大悲之教旨,恐系胚胎于此;又六波罗蜜之行法恐亦由此多种本生谭分类并组织此等菩萨行而成。巴利文本生经约成书于西元前三世纪,作者不详,或系时人以当时流传之故事为底本,再融入佛教色彩而成。至十九世纪,丹麦学者豪斯贝尔(Fausböll,Micheal Viggo)费二十年(1877~1897)之力,详校锡兰、缅甸各处之巴利文本生经写本,共六卷,卷首更加上佛音所作之佛传而刊行之,对西方佛学界之影响极大。

除巴利语经藏外,本生故事亦散见于梵文学故事集之五怛特罗(梵 Pañcatantra)、故事总汇(梵 Kathāsaritsāgara),及本生鬘(梵 Jātakamālā)等中。汉译经典十二部经中,属本生经者有:六度集经、生经、譬喻经、贤愚经、杂宝藏经、撰集百缘经、菩萨本行经、菩萨本缘经、菩萨本生鬘论等。其中,菩萨本生鬘论系北宋慧询等译自梵文之本生鬘而成,共收三十四种本生故事,译为十六卷。除上记各种语文刊本之外,迄今为止,本生经于缅甸、泰国、锡兰等地另亦有原文单独出版;于日本及欧洲,则与“本生注”、翻译本合并出版 。

又释尊之本生故事,自古即深受尊信,一般民众亦喜取为绘画与雕刻之题材,故有关佛陀本生故事之佛教美术遗迹亦散见于印度、中国与南海诸国等地。同时,本生故事随佛教发展而广泛流传,并及于西方诸国,成为世界性通俗文学及道德教训轨范之源泉,如古希腊之伊索(Esop)寓言、阿拉伯之天方夜谭等童话故事、寓言文学,即与佛教之本生经具有深厚之渊源关系。其故事亦散见于日本之今昔物语、宇治拾遗物语等作品中。可谓在研究世界文学之源流、传播、比较文学、交流史上,本生经实占有极重要之地位与价值。[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四、善见律毗婆沙卷一、卷二、大毗婆沙论卷一、大智度论卷三十三、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五、大唐西域记卷三、Rhys Davids:Buddhist India; M. Winternitz: Geschichte der indischen Literature, Bd. II;B.C. Law: A History of Pāli Literature](参阅“本生图”1953、“本生鬘”1954) p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