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种大禅之一。此禅法以观心之实性为主。即观一切诸法无不由心生起,心摄于一切,如“如意珠”之变现种种珍宝。或唯住于止而摄心不散,或唯住于观而分别照了,或止观双修而定慧均等。此禅法观心之自性,不由外得,乃本有之定,故称自性禅。(参阅“九种大禅”152) p252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心为等无间法】 p0355 品类足论六卷五页云:心为等无间法云何?谓心为等无间心心所法,若已生,若正生;及无想定...【现法受业】 p0953 如现法受业中说。 二解 瑜伽六十卷十二页云:略由三因缘故;成现法受业何等为三?一、田广大故...(异类)夜叉王名。最胜王经四天王品云:彼献佛以陀罗尼,名宝贤陀罗尼经。...(杂名)明朝雕刻之方册一切经也。明朝有南北二藏,南藏为太祖所刻,在南京之官库,北藏为太宗所刻,藏北京城中。其...有二义:(一)谓无数珍宝积聚一处。大宝积经卷八十一(大一一·四六六上):“一一宝聚高一由旬,出大光明照彼世界。...【空无边处解脱】 p0790 如八解脱中说。 二解 集异门论十八卷九页云:超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思惟种种想...一内空 二外空 三内外空 四空空 五大空 六第一义空 七有为空 八无为空 九毕竟空 十无始空 十一散空 十二...阿尾舍,梵语 āve?a,遍入之义,又作阿比舍、阿毗舍、阿尾奢、阿尾赊。真言秘法之一。请天神等降临,附著于童男女...(术语)三福田之一。谓供养父母师长有恩德之人,则生福芽也。优婆塞戒经三曰:报恩田者,所谓父母师长和尚。俱舍论...指问难、异义之气势。法华文句记卷十下(大三四·三五○中):“近见秀公法华圆镜,广立难势,不越先规;今攒旧闻,...(菩萨)位于金刚界曼荼罗外廓之南方。贤劫十六尊之一。亦名勇猛或大勇猛。梵名输罗野。译言勇猛。密号称为不退金刚...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
学院在每年都会打四次佛七,当我们开始过得安逸、懈怠、散乱时,佛七的开始,提醒着我们要开始精进,所以不管多累,...今天讲:持戒念佛。 因为《观无量寿佛经》讲过,若人要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应该修三种净业。在这三种净业里就有一...
世尊教我及俱絺罗,观鼻端白,我初谛观,经三七日,见鼻中气出入如烟,身心内明,圆洞世界,遍成虚净,犹如琉璃,烟...阿难问佛陀:世尊,若是有比丘,对他们的老师或和尚,不生恭敬心,而论说师长的长短。那么他们将来,会得到什么果报...
《六即佛颂》的作者是宋法云大师(10861158),字天瑞,号无机子,原籍长州(浙江长兴县),俗姓戈。师对内外典籍无...
出家中就有三种分别,一种是出世俗的家,我们现在的辞亲割爱,落发入了空门,这就是出的世俗家。可我们还是在家中,...开悟不是从外在找寻,而是不断观照内心才有可能获得的结果。 一天,一位基督徒来见我,他因为看到释迦牟尼佛成道时...
有的人念佛数目念很多,但是并没有得到信心和欢喜,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把眼光注意在佛,都是放在自己的妄想上面,...
自性禅
【佛光大辞典】
上篇:自性轮身 | 下篇:自明 |
亦名:钱宝受畜开制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涅槃云,若有人言,如来怜愍一切众生,善知时宜,说轻为重,说重为轻。...
心为等无间法
现法受业
宝贤大将
明藏
宝聚
空无边处解脱
十八空
阿尾舍法
恩田
难势
大精进菩萨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佛遗教经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观死无常,勤念弥陀
持戒念佛,万缘放下

调出入息消除内心散乱
佛说不敬论说师长长短的果报

天台六即佛义

出家后的四种修行法
慧律法师《往内在寻找自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