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信佛修行之老妇。景德传灯录卷八浮杯和尚传(大五一·二六二下):“有凌行婆来礼拜师,师与坐吃茶。” p256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香者,四大种所造鼻根所取义,谓好香,恶香,平等香,俱生香,和合香,变异香。当知此香三因建立,谓相故、损益故、...【行蕴差别五相】 p0609 瑜伽五十三卷十九页云:复次云何行蕴差别?亦由五相。一、由境界故,二、由分位故,三...指杂糅野菜之粥。因野菜之茎蔓牵连,状如璎珞,故称璎珞粥。 p6856...蕴蓄心识之意。与“含识”同义。即指有情众生,以一切众生皆蕴蓄心识之故。大唐西域记序(大五一·八六七中):“穹...【暖】 p1242 瑜伽三十四卷十九页云:如是行者、于诸圣谛下忍所摄能缘所缘平等平等智生;是名为暖。 二解 大毗婆沙...(书名)一卷,唐裴休集。集录亲闻于希运禅师者,间或记其月日。文辞简洁,一读可以知禅要,又得窥其宗渊源。卷首有...具足戒有二:一、比丘戒,二、比丘尼戒,共称为二部律。此二部律,未受戒者,不许先知。佛有明制,本文但举其数耳。...(仪式)五体投地而礼四方之如来也。千手轨曰:次金刚起,次四礼。...【俱品一分转】 p0927 因明入正理论云:俱品一分转者:如说声常,无质碍故。此中常宗,以虚空极微等为同品。无...指以弥勒菩萨为信奉对象之宗教信仰。在印度,早期即有此信仰,如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五、贤劫经卷七佛兴立品等,皆以弥...僧众作法事,若有比丘无法出席,则将自己赞同众事之欲望,告以他比丘,由该比丘传说僧众,此谓之“欲法”。受托之比...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些是非麻烦,在处理这些事情时,我们往往采用火上浇油的方式,结果事与愿违,徒生烦恼。 寺院中常...
【五者,虽具男形,六根无缺,五欲缠染,出家甚难,今得割爱出家修道,披着佛衣,受佛净戒】 我们在这个世间虽然六...
我们修行也很痛苦,要减少休闲的时间来听课,减少休闲的时间来拜佛,参加佛七、佛一,但是修行的痛苦是有意义的,可...问:禅语中常提到脚跟下或看脚下,它是否叫人要步步踏实,注重当下眼前,不要耽于过去或幻想未来? 师:的确是这个...
内容简介 《保富法》作者聂云台先生,是清代名臣曾国藩的外孙,旧上海首任商会会长。他从自家的经历和在上海所见所...我的一个朋友学佛有一段时间了。她很热心,到各种公益团体去做义工,也经常参加一些佛学夏令营之类的活动。她说她很...
原文: 须知佛法法门无量,修之及极,皆可以了生脱死。而于现生决定可以了生死者,唯有净土一门。其余则多生多劫,...禅门公案里有很多趣谈。一位无语禅师,因为不善言辞,平常虽然老成持重、富有盛名,但从未说过法,一切问题都由侍者...
行婆
【佛光大辞典】
上篇:行堂 | 下篇:行舍 |
(名数)使比丘持三衣。使比丘尼持五衣。五衣者于三衣外加祇支与覆肩,行事钞资持记中二之二曰:五衣者,附明尼制,...
香
行蕴差别五相
璎珞粥
蕴识
暖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具足戒
四礼
俱品一分转
弥勒信仰
转欲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为何要在是非烦恼面前去争辩

出家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修行的痛苦是有意义的
圣严法师《脚跟下》

聂云台居士《保富法》
莫把「小资情调」当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