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aprāpti。即不使法成就,称为非得。为“得”之对称。乃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非得有不获、不成就二位,即所非得之色法、心法已得而未失者,或于未曾得之法起能非得之非得法,远离或不使其接近所非得之法而令其不属有情之作用,至“未来生相位”,称为不获;至“现在住相位”,则称不成就。

非得有三种:(一)法前非得,谓法虽在未来而未得,乃是现在正生起;例如就凡夫之无漏智而言,其无漏智虽在未来,今突远离,非得乃现起。(二)法后非得,谓法入过去而非现正生起;例如就圣者之烦恼而言,圣者之烦恼既已断除,故其烦恼在过去已落谢,而非得现起。(三)非前后非得,此乃无为法上之“非得”。非得之法必定不与任何法同时俱起;盖若一法现前生起,必引附其能得之法亦现前生起;如于此时有“非得”现起,则恰如明闇同时存在而堕于不合理。[俱舍论卷四、卷二十一、入阿毗达磨论卷下、大毗婆沙论卷一五八、卷一五九、品类足论卷一辩五事品](参阅“得”4548) p3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