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佛教史籍之一。藏文全名为:Bkah-gdams-kyi rnam-par-thar-pa, Bkah-gdams-chos-hbyuv gsal-bahi sgron-me,意即“迦当派的历史,迦当法源明灯”,乃肯噶监增(藏 Kun-dgan rgyal-mtshan)所撰。该书藏文原本厚达四百十七页,编辑方法与叙述形式类似青史(藏 Deb-ther svon-po),而引用青史作者之言亦多。其成书年代为一四九四年。全书分三篇,共十章。内容包括迦当派之定义、特性、由来、异说、历史、传承、派别等,为研究迦当派之综合性史书,亦为喇嘛教黄帽派人士必读之要典。[略述西藏史籍─迦当派源流(林传芳,内明杂志第十六期、第十七期)] p396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杂语)平素之希望。多就念佛行者之往生而言,续高僧传(智者传)曰:时过三载方遂素怀。...【尸罗律仪圆满】 p0237 瑜伽七十卷四页云:复次由五因缘,应知尸罗律仪圆满。一、不坠堕故。二、能出离故。三、不...(术语)判教理胜劣之称。偏者偏僻所说之理偏于空乃至中也。圆者圆满一切具足也。一往配之,则小乘为偏,大乘为圆。...亦名:袈裟、离尘服、消瘦服、莲华服、间色服、坏色衣 子题:法食、袈裟味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增一云,如来所著...(杂语)不多求曰少欲。得少而不懊恼曰知足。无量寿经上曰:忍力成就,不计众苦。少欲知足,无染恚痴。法华经劝发品...“缘起因分”之对称。略称果分。于华严宗之别教一乘说中,论及因分(缘起因分)、果分(性海果分),此说见于华严三...(一)(1635~?)明末曹洞宗僧。济南人,俗姓魏。世称义云兴彻禅师。年十六即有出尘之志,遂礼报恩寺嵩乳道密出家。...(譬喻)智犹如目。玄义二曰:智为行本。因于智目起于行足。目足及境三法为乘。乘于是乘入清凉池。同四曰:智目行足...又作外金刚部二十天、二十天。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九会中,第一根本成身会、第二三昧耶会、第三微细会、第四大供养会、...(仪式)寺为三宝之住所,死骸葬此亦无咎。行事钞下曰:高僧传多有寺中葬者,经律中亦有之。僧祇持律法师,营事比丘...梵名 Dharma Rāja Pūjā。即于佛法僧三宝之中,将“法”神格化而加以崇拜之意。然此“法”代表般若之空。九世纪至...(嘉兴藏流通本)...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
我们净土宗的修行人,穷尽一生地努力修学,主要的目标就是要达到临终的正念。所以古人常说,千念万念,为的就是要达...1、人有三知就可以立世,你可知否? 人这一辈子需要知道的东西太多了,常常让人感到累得慌。那么这些繁杂的知识中有...
雪窦寺寺训:俭勤诚公 今夜召集诸位职事茶话,特拈四字勉各位身体力行。学校有校训,寺亦有寺训,今以四字作为寺训...使用布袋 尽量乘坐公共汽车 不要过分追求穿着的时尚 不进入自然保护核心区 倡步行,骑单车 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 不...一天早晨,正当佛陀着衣持钵进入舍卫城乞食时,有一位年老的婆罗门也手持枴杖,挨家挨户的乞食。 佛陀问婆罗门:你...
一壮小伙牵了一价值百万的纯种藏獒出来遛弯。逢人便炫耀狗好,人要是没个四五百斤力量的拽都拽不住。 这时候看路边...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佛遗教经》 一、多欲为苦 众生在三界六道里轮回,生死死生,受著无穷...第一讲 三皈五戒 念佛常识 我常想假定全世界人人能受三皈,持五戒,再老实念佛。立时即可天下太平,人民安乐。把这...
迦当派源流
【佛光大辞典】
上篇:迦当七论 | 下篇:迦叶 |
(经名)有人名鹦鹉摩牢兜罗。佛尝于此家乞食,为说法,谓之佛说鹦鹉经。一卷,宋求那跋陀罗译。...
素怀
尸罗律仪圆满
偏圆
三衣
少欲知足
性海果分
兴彻
智目
外金刚二十天
寺内葬
法格崇拜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推荐】除了念佛外,调伏烦恼也是非常重要
51条做人之道

出家人必须能节俭,乃能安其淡泊之生活
随手环保100事
佛陀劝孝的偈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