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修罗王与帝释战斗,大败而走,欲遁无所,以神通力潜身,入于藕丝之孔。[杂阿含经卷十六、大智度论卷三十、法苑珠林卷五] p405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一)系天台大师智顗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八之说所立者,谓一切众生无不具此三因佛性,此因若显,即成三德妙果。(...华严宗所立十重唯识之一。谓八识皆相,无有自体,乃真如随缘显现者,其本性除本觉之如来藏外无他,故摄识相归于本觉...【毗婆沙】 此云广解,正云鼻婆沙,此云种种说,又云分分说。总有三义:广说、胜说、异说。...【身差别苦】 p0677 瑜伽九十六卷十二页云:身差别苦者:谓自习行邪行为因,能令己苦。由是因缘,他虽正行;亦...指如来所具有的十种力用。 一、知觉处非处智力,即能知一切事物的道理和非道理的智力; 二、知三世业报智力...(术语)称佛之智慧光,云真实明。是三德中般若之德也。赞阿弥陀偈曰:智慧光明不可量,故佛又号无量觉。有量诸相蒙...(植物)或云石榴。然金刚智译之准提陀罗尼经曰:第五手把微惹罗迦果(汉言子满果,此间无,西国有)。金刚智注曰此...(经名)又云般若理趣经。大乐金刚不空真言三摩耶经之异名也。有不空译之理趣释二卷,日本弘法之理趣经开题五卷,亮...(人名)唐朝四大师之一。引迎天子车驾之役。太宗贞观中。封智威为引驾大师。佛祖统纪七曰:师在太宗朝,名德升闻,...尘(梵 artha 或 visaya),新译作境、境界;指依六根感觉而缘虑之对象、对境。佛教称色、声、香、味、触、法六者为...乃“生灭”之相对词。为常住之意。形容涅槃时,亦每以“不生不灭”表之。据般若心经谓,此世一切之存在有“无实体”...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道学人,往参老人于曹溪,特为发明金刚般若宗旨。 以吾人修行,不仗般若根本智,生死难出。然此般若,非向外别求,...
菩萨的律仪戒跟声闻戒也有所不同,我们说明一下。这个律仪戒,你菩萨犯到,严重的话是会失戒体的。所以你刚开始修行...
现在我讲施心,能舍,舍什么呢?属于我自己拥有的、属于我自己的、让他人得快乐的都要舍。我前两天跟大家说,你家庭...
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八苦交煎,六道轮转。生而为人,会无可奈何地面对纷争与对弱者的默视,污染与对环境的掠夺。物...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是楞严经二十五圆通中的一章。大势至菩萨,是阿弥陀佛座下的大菩萨,与观世音菩萨,同在西方...
1.一心称名 要获观世音菩萨的感应,经中说的一心称名最为重要。所谓一心称名,就是专心一意的念,使能念的我与所念...问: 请示师父:不净观图片该如何运用在修持上呢? 忏云法师答: 一起欲念,马上观骷髅骨,就好。再是,平常要练习...问: 请问师父,以唯识的观点,现世还在吃肉的众生,是不是很容易刺激过去的杀业现前? 净界法师答: 是的,吃肉这...
修罗隐藕丝孔
【佛光大辞典】
上篇:修罗战 | 下篇:修证 |
(譬喻)八正道之船也。同性经上曰:勤行八圣道者,似正疾风吹于船舶。宝积经六十八偈曰:斯诸世间天人众,生死苦恼...
三因佛性
摄相归性唯识
毗婆沙
身差别苦
十力
真实明
子满果
理趣经
引驾大师
一尘不染
不生不灭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要出生死,必以此为第一义

「悭惜财法戒」这个戒很重要

永远布施欢喜心

思慕净土,莫再彷徨

文珠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