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5~908)唐末五代僧。福州闽县人,俗姓谢。幼憨黠,好垂钓,常泛舟自娱。唐咸通(860~873)初年,年届三十始脱尘志,投芙蓉山灵训禅师落发。受具足戒后,行头陀法,终日宴坐,人称备头陀。与法兄雪峰义存亲近若师徒,同力缔构,参学者众。偶阅楞严经,发明心地,诸方请益者如水归海。初住梅溪普应院,不久迁玄沙山,应机接物凡三十余载,学侣八百余人。时有闽帅王审知,事以师礼,曲尽殷勤,并奏赐紫衣,号“宗一大师”。梁开平二年示寂,世寿七十四(一说七十或七十五)。有语录三卷传世。[宋高僧传卷十三、景德传灯录卷十八] p409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梵语 akarmaka 或 akrtrima。指无因缘之造作。又指心无造作物之念,如无作三昧;或谓不假身口意之动作而自然相续之...【无断】 p1044 瑜伽五十六卷六页云:问:何义,几蕴,是无断?答:一切染污永断对治义,及已断义。一切一分是无断...亦名:兰若安坐受食戒犯缘、有难兰若受食戒犯缘 戒本疏·四提舍尼法:“五缘成:一、是兰若险处,二、先不语知,三...声闻、缘觉、菩萨、佛等四乘人,观十二因缘之智,有高低程度之别。据天台宗智者大师之法华经玄义卷三上所释:(一)声...(杂语)背文而闇持之也。止观四之一曰:诵者背文闇持也。...梵语 sarvatathāgata-jāna-mudrā,西藏语 de-bshin-g?egs-pa thams-cad kyiye-?es kyi phyag-rgya。位于密教胎...(天名)药叉神也。大青面金刚咒法说其坛法及画法,陀罗尼,画像之法,画五药叉。中央者,身色青,一身四手,此即青...福业、非福业与不动业之并称。系就界之上下与感果之可爱、非可爱等而将业分为三种。即:(一)福业(梵 punya-karma)...【六出离界】 p0304 集异门论十五卷七页云:六出离界者:云何为六?答:一、有具寿作如是言:我于慈心定,虽已习、...顺逆者,谓杂染顺逆故,清净顺逆故,是说缘起顺逆。杂染顺逆者,或依流转次第说谓无明缘行,如是等顺次第说或依安立...(术语)檀者梵语译曰施。为舍之义。故曰檀舍。寄归传一曰:由行檀舍自可越度贫穷。...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附梁录 夫修善福臻,为恶祸徵,明理晈然,而信寤者鲜。既共生此...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国 我依修多罗 真实功德相 说愿偈总持 与佛教相应 ...
弘一大师在《人生之最后》当中说道:吾人临命终时,乃是一生之腊月三十日,为人生最后。走到生命的终点,绝大部分的...虚云老和尚,字古岩,又名演彻、性彻,法号德清,俗姓萧,湖南湘乡人。其父玉堂,为泉州府幕僚。道光二十年(1840年...念佛就是消业障。大智度论上有记载:一位菩萨深惧自己业障深重,曾经毁谤佛法,因为谤法罪过一定要堕阿鼻地狱,即使...
某居士世代笃信佛法,早年常亲近虚云老和尚,这次来台,仰慕老和尚的道风,专程上山参拜。居士见过老和尚后,便对老...
近日网上一则有趣而又发人深思的帖子,引起了网友的极大关注。该帖子对比今日中国与百多年前的中国:只见过去,一个...
在路上遇到一位陌生人, 自称是我的读者, 他说: 听说林先生家里的佛堂很庄严, 改天去参观你的佛堂。 我唯唯诺诺, 然...
《大智度论》里面有个偈子:鸟来入瓶中,以縠掩瓶口,縠穿鸟飞去,识神随业走。这个偈子用比喻的方式形象表达了神识...《优婆塞戒经》摘录: 1、善男子。一切布施有三根本。施于贫穷以怜愍故。施于怨家不求报故。施福德人心喜敬故。 2、...
师备
【佛光大辞典】
上篇:师弦 | 下篇:师会 |
(术语)三界者烦恼之结果,故尽为有漏。...
无作
无断
恐怖兰若受食戒犯缘
四乘观智
诵
一切如来智印
青面金刚
福等三业
六出离界
顺逆
檀舍
【大藏经】最上乘论
【大藏经】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助念是往生最大的增上缘
虚云老和尚悟道因缘
妙莲老和尚:念佛就是消业障

六道轮回里,每个人都在进行这种比赛

莫让泥沙迷住眼

自己的一座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