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pratigha 或 dvesa,巴利语 patigha 或 dosa 。又作瞋恚、瞋怒、恚、怒。音译作醍鞞沙。心所(心的作用)之名。为三毒之一。系指对有情(生存之物)怨恨之精神作用。于俱舍宗属不定地法之一,于唯识宗属烦恼法之一。据俱舍论卷十六、成唯识论卷六所载,对违背己情之有情生起憎恚,使身心热恼,不得平安之精神作用,名为瞋。又忿、恨、恼、嫉、害等随烦恼,皆以瞋之部分为体,是为六根本烦恼(或十随眠)之一。以其不属推察寻求之性质(见),作用迟钝,故为五钝使之一。与贪、痴两者,共称为三毒(三不善根)。亦属五盖、十恶之一。

瞋唯属欲界所系之烦恼,于色界、无色界则无。贪乃从喜爱之对境所起,反之,瞋则从违逆(不顺心)之对境所起。瞋,为修学佛道上最大之障害,经论中常诫之,如大智度论卷十四(大二五·一六七中):“瞋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无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为最坚;诸心病中,第一难治。”“无瞋”即对境不起害心,为对治瞋之精神作用,属俱舍宗十大善地法之一、唯识宗善心所之一,与无贪、无痴共称三善根,又为四无量心中之慈无量心之体。[杂阿含经卷二十七、卷二十八、悲华经卷六、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七、卷三十四、卷四十四、卷四十八、显扬圣教论卷一、顺正理论卷四十、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二十五、俱舍论光记卷十六、成唯识论述记卷六末] p6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