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尼母云。二人共竞名斗。徒党相助名诤。往彻僧者名言(僧众也)各说其理名讼。
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佛法僧三宝有六种类别,即:(一)同体三宝,又作一体三宝。谓佛法僧名虽有三,然体性是一。即三宝同以净法界真如法身...(术语)谓仅为依学学问之宗,而非信心修行之宗也。如俱舍成实宗即是。...【四静虑建立五支四支】 p0466 瑜伽六十三卷五页云:问:何因缘故,于四静虑,建立如是五支四支?答:住所依故;住...(术语)又名自性。喻本有之见修二惑,无始无明也。瑜祇经第七品曰:时会中有一障者,不从空生,亦不从他方而来,忽...【无此世间无彼世间】 p1088 瑜伽七卷十页云:复见有一剎帝利种、命终之后,生婆罗门、吠舍、戍陀罗、诸种姓中。或...(佛名)Vairocana,毗卢舍那之略。法身佛之通称。即密教之大日如来也。碧岩九十九则曰:肃宗皇帝问忠国师:如何是...(经名)此经为元朝自西藏刺嘛教之经本译出者,有二译:一者光录大夫司徒三藏法师沙罗巴之译。题云:佛顶大白伞盖陀...(一)为密教金刚界五部中宝部之别名。宝部即功德之宝,系授福德予一切众生之内证,以是众生升于觉王之位,取授予灌顶...迷企罗,梵名 Mihira。又称弥佉罗大将、迷佉罗大将。为药师十二神将之一。其形像诸说不一,依净琉璃净土标所载,第...小乘以八忍八智之十六心为见道,因十六心是初生无漏智照见真谛理之位。大乘的菩萨,则于初僧祇之终,终四善根之加行...(地名)Andhra,南印度国名。首府曰瓶耆罗城。陈那在此国造因明论。又此地东南之驮那羯磔迦国,亦名大案达罗国。...准提咒持诵仪轨...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
这一段是说明以愿导行方名正行,就是在念佛的操作当中,这个观是很重要的,由这个观行来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由这个...佛陀在世时,有些出家众因不舍物欲而造作种种恶行,引起居士们的讥嫌。为了让修行人能远离杂染,也护念在家居士的善...
【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 任何一个菩萨来到人世间,他绝对不会把他的本地风光现出来...
佛陀教导我们要努力工作,但是我们的行为不能混杂贪念,应该是以放下与离欲为目标。我们做我们应该做的事,但是不可...念佛法门是非常的殊胜,因为我们这些众生对参禅、学密、学教都不能行持,都不能去做,释迦牟尼佛在两千多年前就告诉...
佛家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非常不容易,在六道中,人的寿命不长,得人身的机会非常难得。人身的获得是多...
平时侃侃凿凿,与人说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并念佛了生死之道,与教儿女,立太平之基。 平常多说一些因果报应,生死...
这个就是讲到种子有两种因:一个是生因,生起的生,它能够使令一切万法生长广大;第二个是引因,引生的引,它能够使...
诤有四种
【释氏要览】
十诵律云。一斗诤。二助诤。三犯罪诤。四常所行事诤
上篇:制一食 | 下篇:斋正时 |
(人名)又作昙摩迦留。法藏比丘之梵名。支谦译之大阿弥陀经上曰:尔时世有大国王,王闻佛经道,心即欢喜开解,便弃...
六种三宝
依学宗
四静虑建立五支四支
一障者
无此世间无彼世间
毗卢
大白伞盖经
灌顶部
迷企罗大将
见道
案达罗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解深密经

平常要把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作一个比较
金刚护法

泄佛密因,轻言未学

努力工作,但不能混杂贪念
念佛法门的殊胜

修了多劫的福报善根,才能得人身闻佛法

居心可以质鬼神,作事决不昧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