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意行】 p1206 此亦中有之异名。瑜伽一卷十七页云:以意为依,往生处故。此说身往;非心缘往。 二解 如行差别中说...【摩诃罗】 此云无知。律中,阿难摄众无法,迦叶诃言年少。阿难言:我今头白,何故名年少?答云:汝不善察,事...乃指表示事物意义之两种方法,即:(一)遮诠,即用否定方式来显示某一意义者。(二)表诠,即以肯定方式表示者。(参阅...(书名)梵语。译言筐藏。摩诃迦旃延所造之论部名。详见大智度论第二。...(名数)一神通奇特。佛世尊妙应群机而现大神变不思议,使一切众生及诸邪魔外道咸归正化也。二慧心奇特。佛之智慧,...竺佛图澄,西域人。本姓帛氏(以姓氏论,应是龟兹人)。九岁在乌苌国出家,清真务学,两度到罽宾学法。西域人都称他已...【苦见】 p0841 瑜伽六十八卷三页云:若于诸行,观为三苦之所随逐;名为苦见。...转轮圣王舍家修道,而具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如意通等五通者,称为王仙。[俱舍论光记卷五] p1509...(术语)除禅宗律宗。其他诸宗谓之讲宗。以多讲说经义也。禅宗之指称。...子题:受戒者罪重不受者罪轻 行事钞·序:“然犯化教者,但受业道一报;违行教者,重增圣制之罪。故经云, 受戒者罪...与“名利”同义。即名声远闻与以利养身之意。亦即指欲求名声远闻及贪求财富之利益。菩提心论(大三二·五七三上):...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 本源自性天真佛。五...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莫(mo)悉(xi)怛(da)哩(li)野(ye)地(di)尾(wei)迦(jia)南(nan) ...禅门公案里有很多趣谈。一位无语禅师,因为不善言辞,平常虽然老成持重、富有盛名,但从未说过法,一切问题都由侍者...
十一月初十开示(四七第四日) 三学兼修,一参具备。三学就是戒、定、慧。教下对于这个三学,修持极为要紧。为什么...
今天我要对专修或主修净土的老人讲一点话: 老人们该好好考虑自己的生死大事了!时间过得很快,说不定这几年就有无...我们常说坚持己见的人太固执或是执着,到底什么是执着?固执与执着又有什么不同?执着又有什么不好呢? 固执的意思...台湾企业家郭台铭曾接到一笔大订单,就在集团上下摩拳擦掌,所有人都铆足了力气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郭台铭突然做出...去年冬天,一个安徽的朋友送给我一只山里的小墨龟。整个冬天,它处于冬眠状态。春天来了,小墨龟慢慢地舒展头尾和四...
《了凡四训》中袁了凡在受云谷禅师启发之后,发愿改命,通过不断修心达到了这样的境界:从此而后,终日兢兢,便觉与...
作为一名佛教徒,吃素最正确的动机应该是大乘菩提心。也就是高度尊重生命之心,救护生命的利他之心,大慈大悲之心,...
粥十利
【释氏要览】
僧祇律因难陀母。施众僧粥。佛说偈云。持戒清净。人所奉恭敬。随时以粥施十利饶益于行者。色力寿乐辞清辩宿食风除饑渴消。是名良药。佛所说欲得人天长受乐。应当以粥施众僧(今析十利者。一色。二力。三寿。四乐。五词清。俱舍云。词谓训释言词也。六辨。俱舍云。辨谓展转言无滞碍也。七宿食消。八风除。九消饑。十消渴)。
上篇:缁流 | 下篇:紫衣 |
曼殊沙,梵语 majūsaka,巴利语 majūsaka。又译作柔软华、白圆华、如意华、槛花、曼殊颜华。其花大者,称为摩诃曼...
意行
摩诃罗
二诠
蜫勒
三种奇特
竺佛图澄(232—348)
苦见
王仙
讲宗
化行二教罪异单重
名闻利养
【大藏经】永嘉证道歌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大藏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无言胜有言

一句念佛是谁,戒定慧三学兼备

劝老人一心念佛求生净土
圣严法师《看清执著和固执》
与同行们一起赚钱
慎言

福报减损会出现哪些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