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奈耶杂事》云:“苾刍作三衣,在肩上,路行污沾。佛言:‘应以袋盛,置肩而去。袋可长三肘,阔一肘半。其一肘半中叠缝之,当中开口,安钩纽。常用者在上,非常用者在下。’”略钞。
佛教词典 > 禅林象器笺 > 正文
【贪垢】 p0977 瑜伽八十九卷十二页云:于弊下境所起贪欲、名为贪垢。...(名数)于中忍位减缘减行之时,每一周,减一行,则三十一周,为三十一之减行。其四种目之减行,摄收于减缘,故少去...(术语)谓修净禅断淫欲也。智度论八曰:若有人修禅净行,断除淫欲,名为行梵道。...指各种苦难之世界,亦即生死轮回之三界六道。众生沉沦于三界之苦恼中,渺茫无际,犹如沉没于大海难以出离,故以广大...(书名)五十卷,明朝一如等集注。...梵名 ?ajkara-svāmin。音译商羯罗塞缚弥。意译骨锁主。又称商羯罗主菩萨。系印度之因明学者,陈那之门人。为六世纪...亦名:作法界三别、作法摄僧界分齐 子题:有场大界四处集僧、小界无外可集、说恣内外俱集、无场大界二处别集、有场...即七尊药师。又作七躬医王。此七佛即:善名称吉祥王如来、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无忧最胜...愚痴,又名无明,不明白事理的意思,为三毒之一。佛教所说的愚痴,并不是傻傻的什么都不知道,而是其之所知都是邪知...(术语)内道与外道。如言内教外教。【又】内之外道也,对于外之外道而言。如小乘之犊子部,大乘之方广道人,佛法中...(经名)一卷,梁僧伽婆罗译。舍利弗问忏悔随喜劝请回向,佛具答之,初明十世界之十佛,使结坛受持,后明过去大光明...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斋一时毕竟,从神室出,往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晚课蒙山施食仪...优婆塞戒经...
【所谓无量功德之相。常无断绝。随众生根。自然相应。种种而现。得利益故。】 德相是什么呢?就是无量功德之相,永...问: 现在有人说《弟子规》就是佛的戒律,不学《弟子规》,往生净土就会落空。这种说法正确吗? 大安法师答: 弘扬...问: 法师,我们佛弟子在祭祖的时候,还可以烧纸钱元宝什么的吗? 慧广法师答: 焚烧纸钱一事,虽非出佛经,但其来...
过去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佛陀告诉诸位比丘:如果你们能修行十想,便能尽除有漏烦恼,获神通、证道果,进而渐...有一个云游四方的修道人,途中,捡到一颗珍奇的宝石,随手扔进他的背包中。一天,修道人遇到一个又饥又渴的旅行者。...
原文: 念佛一事,所求皆得。为现在椿萱求福寿,为过去祖祢求超升,均无不可。 然须至诚之极,方有感应。若泛泛悠悠...
世间上没有见过而真实存在的东西太多了。你见过孔子吗?不能由于你没有见过,你就说我不相信他的存在。甚至你的高祖...
人的一生中,年少力壮只有一回;若想有再一次的年轻,就得等来生来世。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把握人生;不管是少年、...
袈裟袋
【禅林象器笺】
上篇:监斋使者 | 下篇:监作 |
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心,亦即发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贪垢
二十四周减行
梵道
苦海
大明三藏法数
商羯罗主
摄僧作法界分齐
七佛药师
痴
内外道
菩萨藏经
【大藏经】佛说罪福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佛的不思议德相
不学弟子规,往生净土就会落空吗
祭祖时可以烧纸钱元宝吗

修行十想 解脱证果
比宝石还贵重的东西

念佛这件事,所求都能如愿

真有极乐世界吗?没有见过无法相信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