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曰:“纳文疏纸筒也。书柬袋亦名可漏子。可漏即是壳漏。壳漏者,卵?也。比人身骸,又言封皮。可、壳,唐音相近,故假用,犹如弄引作弄胤,此类甚多。”

《敕修清规·迎待尊宿请状》云:“可漏子,状请,某处堂头和尚禅师,具位,谨封。”又〈山门请新命斋状〉云:“可漏子,状请,新命云云尊座前,具位,谨封。”

《容斋三笔》云:“蔡京盗弄威柄,有一兵赍一双缄及紫匣来,乃福建转运判官直龙图阁郑可简以新茶献,即就可漏上书‘秘撰运副’四字授之。”

《潜确居类书》云:“敕黄,用蜀中麻纸为之,其可漏子又长于敕黄一尺。”可漏子,注云封皮。

《孤树裒谈》云:“内阁题本用小揭帖,楷书,斜折内封,外则可漏封以文渊阁印,方银铸,玉箸篆,大如御史印。”

忠曰:“书柬可漏,糊封上下。启之之法,截开其底。如疏可漏,上下不封,如竹筒然。行者度疏于维那时,维那亦自底抽取之。或曰可漏者,上下通透,可脱漏之义。余谓若然,则上下糊封者亦名可漏,当如何解之?故此义不足取也。”

已下录可漏即是壳漏之证。

《圆悟勤禅师录·普说》云:“先师常云:‘莫学 琉璃瓶子禅,轻轻被人触着,便百杂碎。参时须参皮可漏子禅,任是向高峰顶上扑下,亦无伤损。’”

《碧巖录》举之作但参皮壳漏子禅。

已下录身骸称壳漏子。

《传灯录·洞山价禅师章》云:“师将圆寂,谓众曰:‘离此壳漏子,向什么处与吾相见?’众无对。”

《掌珠》故事载此,注云:壳漏子,身尸也。

《传灯录·长庆棱禅师章》云:“保福迁化,人问师:‘保福抛却壳漏子向什么处去也?’师曰:‘且道保福在那个壳漏子里?’”又〈南阳忠国师语〉云:“有知识示学人:‘但自识性,了无常时,抛却?漏子一边着,灵台智性迥然而去,名为解脱。’” 是外道量。

已下录衣称可漏,又壳、可通用之证。

《恕中愠禅师录》云:“洪祐和尚送归源法衣至,上堂,拈衣示众云:‘者个是先归源向异类中遗下皮可漏子,日炙风吹而不坏,刀斫锯解而不开。’”

旧说云:“疏可漏贴小黄纸者,为防蠹灾也,虽少时用之,表其谨至。”忠曰:“此义不然,余谓可漏贴黄纸者,引黄之遗范也。施食法疏可漏贴黑纸者,盖黑北方水色,取救渴义也。”

引黄者,《正字通》云:“贴黄,即古之引黄。唐制,诏敕有更改,以纸贴之,曰贴黄。其表章略举事目见于前封皮者,谓之引黄。后世即以引黄为贴黄,不用黄纸。《龙川志》曰:‘富郑公上章贴黄言:臣与韩琦言,不当,起复。’是以引黄为贴黄也。李肇曰:‘贴黄或曰押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