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曰:“凡建会行法事毕,临散场讽诵曰满散。见〈咒心〉处。”
佛教词典 > 禅林象器笺 > 正文
漏,烦恼之异称。诸漏,即诸烦恼。总摄三界诸烦恼,称为三漏。法华经卷一序品(大九·一下):“诸漏已尽,无复烦恼...(行事)谓百座之仁王讲也。...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舍卫,六群中一人,击十七群中一人,几令命终。比丘以过白佛,因制此戒。”(含注戒本...(术语)所缘之境与能观之心。三论玄义曰:内外并称,缘观俱寂。天台仁王经疏中曰:缘观俱空。...(术语)梵语尾戍单Jivita,支持暖识为生物之元者。俱舍论五曰:命根体即寿,能持暖及识。...即心识之思念,通常指心识中刹那相续之念头。又据净土论(迦才)卷上载,念佛之法通常有二,其一即为心念。心念念佛...昙花,即优昙花、优昙钵花。据法华文句卷四上所载,此花三千年开花一次,开时金轮王出世,乃佛之瑞应,故比喻事物之...指菩萨修行阶位中之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三贤位。因其以自种为因,善友为缘,听闻正法,修习长养,至于初地而见道,...又作有无二见。指凡夫因妄想分别所生起之绝对皆有之有执,或绝对皆无之空执。二执皆系谬误见解,有执,如执著有实我...【灭谛与诸行尽灭非一非异等】 p1216 瑜伽六十八卷一页云:复次若有远离四种过失,说灭谛者;是名正说。何等名为四...【怛刹那】 毗昙翻一瞬。僧祇云: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名一弹指。...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如果你是以正当的方式取得财物,你用不正当的方法好像钱赚得很快,用正当的好像慢慢赚,慢慢赚你活得久,保险公司有...
原文: 汝妄想之心,遍天遍地,不知息心念佛。所谓向外驰求,不知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孟子曰,学问...有一则简单的故事:在某乡村,有一户老人家的隔壁有一间大猪舍,猪舍里有一只刚出生不久的猪。老人每次经过猪舍,那...
昔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一日,舍利弗与大目犍连二位尊者于受食前,先观察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之苦,希...
每个人都想认识自我,但要认识哪个我呢?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是既非同一人,亦非另一人。 夜里,一位老和尚在寺院...
这些未来和现在众生在他所住的地方,在南方清洁之地南方是指光明的地方。地藏菩萨常常是在黑暗的地狱,南方是有光亮...1 、 耐冷: 事态炎凉,要随遇而安,坦然处之。 2、耐苦: 面对苦难百折不挠,终有云开日现的时候。 3、耐燥: 面对...
曾经有位修行者,去参学一个很有名的道场。那里住着很有名的大德。但是过了几天,人们所说的大德,在他的眼中,觉得...
满散
【禅林象器笺】
上篇:蒙堂 | 下篇:蒙堂 |
即色心万法之体性,可大别为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空大、见大、识大七种。又作七大性。地、水、火、风称四大,为...
诸漏
百讲
击擽他戒缘起
缘观
命
心念
昙花一现
圣胎
空有二执
灭谛与诸行尽灭非一非异等
怛刹那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用不正当的方法好像赚钱很快

妄想之心周遍天地,却不知专心念佛
善解与包容之心

富那奇堕饿鬼道的因缘

找到那个真的我

供养地藏菩萨,所住的地方就能得这十种利益
人生的五种忍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