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修清规·入院》云:“专使预当计稟住持,必先发批,免众远迎。”
佛教词典 > 禅林象器笺 > 正文
(经名)法华经卷第五,第十三品之名。品之前半说诸菩萨比丘等奉佛命受持法华而弘通之,品之后半,佛更说诸菩萨劝人...(公案)阿难问迦叶曰:世尊传金襕袈裟外,别传何法?迦叶答曰:阿难。难应诺。迦叶曰:倒却门前刹竿。难于言下大悟...【杖林】 p0710 西域记九卷四页云:鸡足山东北行百余里,至佛陀伐那山。峰崕崇峻,巘崿峥嶙。岩间石室,佛尝降...巴利名 Sinhala-savghanikāya。为缅甸早期上座部佛教教派。亦称锡兰宗派(巴 Sinhala-nikāya)、后宗。西元一一九...【拏】 秦言不。大品拏字门,入诸法不来、不去、不立、不坐、不卧。论曰:众生空法空。华严唱拏(你可切)字时...一、名寻思,即推求诸法的一切名字,皆悉不实。 二、事寻思,即推求五阴等事,皆系心识上变似的相分,因缘所成...(杂名)乾闼婆城也。西域之伎人,名乾闼婆Gandharva,幻作城郭,须臾则灭,名曰乾闼婆城,又海上之蜃气楼,名乾闼...【十法明入】 p0111 瑜伽四十八卷六页云:云何菩萨觉分相应增上慧住?谓诸菩萨,先于增上心住,以求多闻增上力故;...据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载,息,指鼻中出入之气。谓坐禅之人若欲摄心入定,则必先行数息之法。此息分为下列四种:(一)风...指佛、祖师等遗留予后世之教法;或特指佛临终时所说之教法。又作遗法、遗诫、遗训、遗告、遗化。佛教为释迦佛所说而...即龙。龙属于六趣中之畜生趣,故称龙畜。金师子章序(大四五·六六七中):“设以龙畜身兮悟道者,其数一万否?”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世上的人,长相千差万别,全世界的人找不出长相一样的,这是为什么? 人的相貌是人的善恶业的综合表现,正所谓相由...
我们看第三段的烦恼浊。烦恼浊是由想阴引生的。想的意思就是于境取相,施设名言。我们的心跟莲花的境接触的时候,本...
我们前面讲到佛者觉也,那么到底觉悟是觉悟什么事情呢?是从两方面和三方面来说。先看两方面的二义,先看觉察,再看...
问: 弟子2007年在东林祖庭受了菩萨戒,回家后只坚持了几个月时间,后来没有受持戒本上的戒条,也没有半月读诵。现...佛陀告诉比丘们:佛起大慈悲心,想要让弟子们了解念佛法门的深义,就像父亲谆谆告诫着子女,希望子女能够有所成就。...
一、母亲的苦难人生 我的母亲梁桂英居士,1936年7月出生于一个手工艺人家庭。外婆生了好多子女,但大都夭折了,最后...
佛说修行出生死法,方便多门,唯有念佛求生净土,最为捷要。经云:若净佛土,当净自心。今修行净业,必以净心为本。...问: 如果我们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是否应该先要做个善人,比如落实《弟子规》、《感应篇》,然后念佛才能得效果显著...
免远迎批
【禅林象器笺】
上篇:米汤 | 下篇:明窗 僧堂 又方丈 |
为天台宗圆教修行之位次。乃“六即”中之第二位。即从善知识处或经典上,听闻一实菩提之说,而于名字(名言概念)之...
劝持品
迦叶刹竿
杖林
锡兰僧伽派
拏
四寻思
婆城
十法明入
坐禅四息
遗教
龙畜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解深密经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人相貌千差万别的原因

烦恼太重,是你想太多了

佛者觉也,是觉悟到什么呢

受菩萨戒后无法坚持,是否要堕地狱
专注听法的阿难尊者

梁桂英老居士往生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