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修清规·水头》云:“手巾、面盆、灯烛、牙药,毋令缺少。”
佛教词典 > 禅林象器笺 > 正文
亦名:僧祇求听羯磨 羯磨疏·立章悬判:“依僧祇中,三品羯磨(即单白、白二、白四),如此所明。加一求听羯磨,故...(术语)可学之个处。菩萨地持经一曰:菩萨于何处学?学有七处:一者自利,二者利他,三者真实义,四者力,五者成熟...(仪式)又云佛事。为追福及善根开供佛施僧读诵讲说之会座也。【又】(杂语)佛法之修行,谓之法事。楞严经一曰:发...曹山三种堕(沙门堕、尊贵堕、随类堕)之一。系曹山本寂(840~901)所示修学禅法之方法。堕,为自由无碍之意。超越...禅宗公案名。乃明示学人当下直取佛心之公案。出于唐代僧马祖道一(709~788)之语。五灯会元卷三马祖道一章(卍续一...(名数)自力他力也。为净土门所谈,以众生自身之三学为自力,以弥陀之愿力为他力,舍自力而归他力,乃净土门之至极...(杂名)释门之徒侣。谓佛弟子也。行事钞下三曰:沙门释侣,三界之宾。...【补特伽罗所依】 p1246 瑜伽九十九卷十一页云:若依施主、轨范、亲教、谏诲忆念教授教诫说正法者,而得安住;应知...(故事)韦提希闻观经之说法而开悟无生法忍也。观无量寿经曰:说此语时,韦提希与五百侍女,闻佛所说,应时即见极乐...【三昧】 此云调直定,又云正定,亦云正受。圭峰疏云:不受诸受,名为正受。远法师云:夫称三昧者何?专思寂想...(职位)禅林书状侍者之异名。...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一般人总以为佛陀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想要做什么就能做什么。其实,佛陀也有无奈的时候。 有一个坏人名叫干达多,...
己性不可任,当用逆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 人性不可拂,当用顺法调之,其道在一恕字。 人们常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净土法门的殊胜利益,就在于它是个极特别的法门,不是常规的法门。所谓佛说八万四千法,法法都是圆满究竟易成的,但...
佛陀往昔与五百位大比丘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一日,舍利弗尊者在耆阇崛山中僻静处补旧衣。当时,有一万位梵迦夷天人...
在慧远大师身上,无论是他的知见,还是他的修行实践,都体现着感应道交的特点。 例如,慧远大师把阿育王造的文殊金...
如经中说,修定的人要离欲及恶法。离欲即指离开五欲。智者大师在《次第禅门》中说言五欲者,即世间上妙色声香味触等...
观世音菩萨过去修什么法门,现在得名为观世音呢?具有十四种无畏,三十二应身呢?这个是无尽意菩萨来请法。以何因缘...问: 请问法师,念佛对解决当下的现实烦恼有什么作用吗? 大安法师答: 念佛法门的终极关怀是解决生死问题,但它同...
面盆
【禅林象器笺】
上篇:米头 | 下篇:明楼 |
谓水界有二种。一内。二外。云何内水界?谓此身内所有各别湿性湿类有执有受。此复云何?谓诸泪汗。乃至小便。复有所...
求听羯磨
学处
法事
尊贵堕
非心非佛
二力
释侣
补特伽罗所依
韦提得悟
三昧
内史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的无奈

对自己和对别人要用不同的标准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殊胜利益

舍利弗尊者入金刚三昧

净土法门的本质特点——感应道交

喜贪美色美味,当修如是观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