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景濂《护法录·宝积三昧集序》云:“释氏之书,有三法藏焉,曰经、曰律、曰论。经则佛与菩萨等所说,论则诸贤圣僧所著,唯律必佛口亲宣,而非诸大弟子之得与闻也。然而三藏之间,总为十二部,分为大小中三乘,广大殊胜,无所不摄。其文久流中国,至秦而绝,汉遣郎中蔡愔及秦景往使天竺,受其书以归。自是译师叠至,代有所增。以卷计者,梁则五千四百,隋则六千一百九十八。唐承隋乱之后,稍有废逸。开元之目,则五千四十八。至贞元中,则又增二百七十五。宋太平兴国以来,或翻译,或编纂,或收贞元未附藏者,又增七百七十五。逮元有国,又增二百八十六。其中颇不能尽知,今以千文纪之,自天至遵为号者五百八十六,通为六千二百二十九卷。噫嘻!其广矣哉!”

旧说曰:“大藏以千字文命函,未知始于何人。智升《开元目录》犹未言天地玄黄等。”忠按:唐智升撰《开元释教录略出》四卷,自《大般若经》六百卷已下,以千字文天等字命函帙,直到群字,都四百七十九字。旧说云智升未命之,盖不核及《略出》也。

《释氏通鑒·唐开元十八年纪》云:“沙门智升撰《开元释教录》二十卷,铨次大藏经律论,凡五千四十八卷。 自天地玄黄字号,止笙字函,后数十函系传录及唐宋新译经。 ”

又《护法录·赠令仪藏主序》云:“三藏灵文,瑯函玉轴,世所严奉者,凡五千四十八卷,六百亿三万一千八百八十八言。其刊定因果,穷究性相则谓之经;垂范四仪,严制三业则谓之律;研真显正,核伪摧邪则谓之论。三者莫不具焉。”

《应庵华禅师录·有散藏经小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