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僧陪僧堂之外堂受食,此曰陪堂。
佛教词典 > 禅林象器笺 > 正文
【总报别报】 总报与别报之并称。为唯识宗所立教义之一。第八识之果,称为总报;前六识之果,称为别报;二者合称总...(地名)国名。在北印度。都城傍有大伽蓝,僧徒数百,并学大乘。昔最胜子论师于此作瑜伽师地论释。又为贤爱论师,德...【触缘受】 p1450 瑜伽十卷七页云:问:若自所逼迫,若他所逼迫,若时候变异,若先业所引,皆得生受;何故此中但显...【三种欲生三种乐生依三求立】 p0225 瑜伽五卷七页云:问:何故建立三种欲生,三种乐生耶?答:由三种求故。一、欲...指最佳味。往生要集卷中载,阿弥陀佛以饮食施与众生之故,遂得上味相;其舌下有二宝珠,流注甘露,滴舌根上,诸天世...(术语)周遍法界之大悲胎藏三昧也。大日经二曰:住法界胎藏三昧,从此定起,说入佛三昧耶持明。...(术语)一、声闻乘,闻佛之声教,观四谛而生空智,因断烦恼者。二、缘觉乘,又名独觉乘。机根锐利,非由佛之声教,...【胜解行住】 p1104 瑜伽四十七卷十五页云:云何菩萨胜解行住?谓诸菩萨、从初发心、乃至未得清净意乐、所有一切诸...梵名 Mrga?iras 或 Mārga?īrsa。音译磨陵誐尸哩沙、摩啰誐始罗。觜宿之意。意译作孟冬、鹿首、觜月。即印度历第九...(术语)谓菩萨僧所受之戒也。又曰菩萨戒。梵网经所说之十重禁,四十八轻戒,善戒经所说之三聚净戒等是也。其别名依...(术语)晨昏大钟,打之一百八下也。敕修清规法器章曰:引杵宜缓,扬声欲长。凡三通,各三十六下,总一百八下。起止...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五方佛代表五种智慧,五方佛各住一方,依愿修行,最终都修成了菩提正果,并称五智如来。佛认为:修行人仅仅依靠念诵...兜率从悦禅师,参访密行的清素禅师,非常礼敬,有一次因食荔枝,经过清素禅师的窗口就很恭敬的说道:长老!这是家乡...
这一点当然古人讲了很多,就是说,要往生你必须感应道交。我们是怎么跟佛陀感应道交?当然是心。你嘴巴那句佛号是心...佛教不但把煮菜、烧饭的工作视为一项修行,还把厨房当作是一个道场。但愿天下的母亲,都能在厨房的道场里,成就自己...
一、道高益安,势高益危 道德愈高尚则愈安全,权势愈高则愈是危险。 追求权势地位,高处不胜寒,爬得越高,摔得越重...《楞严经》它不对治妄想,它认为对治妄想产生一种对立,不好。你只要保持清楚的觉照,观察你的本性是清净的,何其自...
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
参禅人,首知瞋怒,为伤身害命之渊府,并不费大事。见人与我不利,闻人与我有害,即恶言一句,眼珠一翻,大脸一红,...
陪堂
【禅林象器笺】
上篇:年朝 | 下篇:女人拜 |
位于河北景县西北。据县志记载,塔建于北魏,齐、隋曾重修,或传建自隋文帝,然皆无碑志可证。塔高六十三公尺,凡十...
总报别报
钵伐多
触缘受
三种欲生三种乐生依三求立
上味
法界胎藏三昧
声缘二乘
胜解行住
末伽始罗
大乘戒
百八钟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五方佛
要学佛道,先结人缘

往生的关键在你的心理素质
厨房也是修行的道场

人生醒世妙语15句
楞严经里是如何对治妄想的

【推荐】何为般若智与波罗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