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修清规·尊宿迁化》云:“小师侍者,亲随人,安排洗浴、着衣、净发,入龛。”又〈亡僧〉云:“如病僧瞑目,延寿堂主即报维那,令堂司行者报烧汤,覆首座、知客、侍者,库司差人揖龛浴船,安排浴亡。浴毕,净发、拭浴衣被,酌量俵浴亡人,手巾与净发人,维那、提督着衣入龛。”
佛教词典 > 禅林象器笺 > 正文
【应远离乐】 p1400 瑜伽九十六卷二十二页云:应远离乐者:谓诸欲乐。...指法华经。与涅槃经之“捃拾教”相对。天台宗谓,佛宣说法华经,如春耕、夏刈、秋收循序渐进,一时大收;即由初顿华...(名数)慢之八种类:如慢、慢慢、不如慢、增上慢、我慢、邪慢、憍慢、大慢是也。...【一佛土中同时无二佛出世】 p0018 瑜伽三十八卷四页云:又于十方,现有无量无数三千大千佛土;无二菩萨,同时...指戒律、禅定与智慧。据翻译名义集卷四谓,防非止恶为戒,息虑静缘为定,破恶证真为慧。学此三法可达无上涅槃,故称...声闻缘觉的修行方法,其方法是自调、自净、自度。智度论说:求福德皆为自调自净自度。持戒是自调,修禅是自净,智慧...(杂语)以汉音吴音之二音评五天之音,则中天之音,多用汉音,少用吴音。南天之音,多用吴音,少用汉音。此中善无畏...又作右胁卧、右胁师子卧、师子卧、狮子卧。即右胁向下,两足相叠,以右手为枕,左手伸直,轻放身上之卧法,为比丘之...全一卷。全名佛说懈怠耕者经。南朝刘宋惠简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记载佛对耕者说懈怠不勤力之过失,耕者因而悔过...修习者,已于道修习也。谓于欲界九品俱生(见后文)思烦恼中。 若断前六品,断至第五品解脱道时,名一来向。...(杂名)兜率天内院四十九院中有无量寿院。...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
有种人一生在世,昼夜奔忙,痴想丰衣足食,贪图歌台舞榭,唯愿子孙发富发贵,万世的荣华,到了一气不来,做了一个死...一位喜欢旅游摄影的朋友,给我讲了一件他遇到的故事。 那年冬天他去云蒙山拍摄雪景,临近傍晚的时候,在林子里迷了...千代野(1223-1298),又名千代能,日本镰仓中期最著名的美女。同时,也是日本禅宗历史上著名的尼师。生于安达氏一...
大乘佛法,为超脱世间而又适应世间的。则其宗要:在先有超脱世间的大觉悟,而后以护念众生的大慈悲、施其适应世间的...可能有人会问,吃亏就是吃亏,占便宜就是占便宜,怎么能说吃亏反而是福呢?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吃亏的...
尝读十六观经云。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众生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噫...
(圆涛法师白话译) 【原文】 药无贵贱,愈病者良。法无优劣,契机则妙。在昔之时,人根殊胜,知识如林,随修一法,则...在禅宗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 有一位高僧,是一座大寺庙的方丈,因年事已高,心中思考着找接班人。一日,他将两个得...
浴亡
【禅林象器笺】
上篇:圆通忏法 | 下篇:浴室 |
“真实”之对称。一般常将虚假不实、虚假谄伪连用。内怀虚假邪念,外现贤善精进之相,称为行为虚假行,或虚假杂毒善...
应远离乐
大收教
八慢
一佛土中同时无二佛出世
戒定慧
自调
五天音与汉土二音
右胁
懈怠耕者经
修习位
无量寿院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无钱的为衣食忙,有钱的贪婪色欲不得出离
不需回报的爱
千代野比丘尼的故事

大乘佛法的之宗要
为何吃亏反而是福呢

众生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