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简称《仁王经》。现存两种译本:一题《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姚秦鸠摩罗什译;一题《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唐不空译,都分上下两卷。旧传本经除现存的两种译本外,还有晋竺法护及梁真谛的译本,系《历代三宝纪》错误记载,不足信。据现存经录记载,本经第一译始见于梁代《出三藏记集》卷四,列入失译杂经录内。隋代《法经录》亦将本经列入疑惑录内,题《仁王经》二卷,下注云:"《别录》称此经是竺法护译,经首又题云是罗什撰集佛语,今按此经始末义理文词,似非二贤所译,故入疑录"。自《历代三宝纪》以后,始以此译为罗什译。其第二译,据《贞元录》记载,系唐代宗永泰元年 (765)四月不空奉诏重译,而在此以前窥基撰《瑜伽师地论略纂》(卷十),述玄奘说,谓西方未闻有此经本,是则本经梵本之有无亦成问题。本经主要内容,系说护佛果、护菩萨十地行法门及守护国土的因缘。全经分为八品,一、《序品》,叙佛在王舍城耆门者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俱(唐译本作千八百人俱),复有尼众、大菩萨众、修普贤行众及诸梵天子等众。又有波斯匿王等十六大国王及其眷属来集。时佛入寂静妙三摩地,放大光明,波斯匿王次第问诸大众,佛已二十九年中(唐译无)为大众等说《摩诃般若》、《金刚般若》、《天王问般若》、《光赞般若》(唐译作《大品般若》等无量无数般若),今放光明斯为何事,时诸大众无能答者。二、《观空品》(唐译作《观如来品》),叙佛知十六大国王意欲问护国土因缘,而先为诸菩萨说护佛果及护菩萨十地行因缘;本品明蕴、处、界、六大、四谛、十二因缘皆空,以及十八空等义,是为修护佛果因缘。三、《菩萨教化品》(唐译作《菩萨行品》),说菩萨护十地行因缘,应依伏、信、顺、无生、寂灭五种忍修行。此中前四忍位复各分上中下三忍,第五忍位分上下二忍。初伏忍位中,有习种性菩萨修十住行,发信等十心,是为信忍;性种性菩萨修十波罗蜜,起十对治,是为止忍;道种性菩萨修十回向,起十忍心,是为坚忍。次信忍位中有善觉、离达、明慧三忍(唐译作欢喜、离垢、发光三地)。次顺忍位中有炎慧、胜慧、法现三忍(唐译作焰慧、难胜、现地三地)。次无生忍中有远达、等觉、慧光三忍(唐译作远行、不动、善慧三地)。次寂灭忍中有灌顶、圆觉二忍。又将以上十四忍配铜、银、金轮王,欲界六天王,四禅王,三界王,以示菩萨本业及行化众生之相。四、《二谛品》,说第一义谛与世谛的一异,并述过去七佛偈,又分别为空、色、心三谛以摄一切法,附说此经名题及其功德。五、《护国品》,说护国土因缘,若国土将扰乱时,诸王应持诵此般若波罗蜜经,请百法师,设百高座,燃百灯,烧百和香,一日二时讲诵此经,则诸难消灭。并说普明王依法持诵此经,得免亡国之难,及感化诸王和斑足王的因缘。六、《散华品》(唐译作《不思议品》),说十六大国王闻说护国般若之法,散种种花以作供养,愿三世诸佛常设般若,比丘、比丘尼众常行般若,时佛为诸王现五种不思议神变。七、《受持品》 (唐译作《奉持品》),佛重说菩萨依信等忍,修不净忍等十三观门,经一劫乃至百万阿僧祇劫,入僧伽陀等十三法师位(唐译作习种性、性种性、道种性及欢喜至法云等十地)。又说讲诵此经,国土中七难即灭。若有国王护持三宝,则五大力菩萨当往护其国(唐译配五方金刚,并有金刚手菩萨等于佛前说陀罗尼等文)。又列举听受奉持此经的诸王国土憍萨罗、舍卫、摩竭提、波罗奈等十六国名(唐译十六国名部分不同)。八、《嘱累品》,说佛以此经付嘱国王及四部弟子,若有国王自恃高贵,制佛弟子不听出家行道,立统官制众,统摄僧尼如狱囚兵役之法,横作法制,不依佛戒,是为破佛破国因缘,则正法不久即灭云云。

  本经内容,颇多可疑之处,如《序品》说佛先已二十九年说《摩诃》、《金刚》、《天王问》、《光赞》四部般若,此处所谓《摩诃般若》应指罗什所译的《大品》,这和《光赞经》本但有广略之差,乃汉译本之不同,梵本上不应并举。《出三藏记集》卷八载梁皇帝《注大品序》,指摘当时讲经者多依本经《序品》所举四部般若复加《仁王》,立般若五时之别,不但次序不合,且因《仁王》在当时已被视为疑经,故不用其说云云,盖不为无因。又本经内时列举其他经名,如《护国品》述顶生王故事,云如《灭罪经》中说,述班足王故事,云如《十王地》中说,大都随举不经见的经名。在法相方面,本经所举五忍、十四忍、十三法师位、三谛、四谛、八谛等说,以及说般若波罗蜜亦名神符、辟鬼符、护国珠、天地镜等,都为他经所未见。又本经唐译本很多地方显然据旧译改订增删,如《序品》内改大比丘众八百万亿为千八百人,改《光赞般若》为《大品般若》等无量无数般若,及删佛说般若已历二十九年一语;《护国品》内删《灭罪》、《十王地》等经名;《受持品》内改不经见的僧伽陀等十三法师位为习种性乃至法云等地,改二十八宿为星辰,并增重颂偈十二行,陀罗尼一则,其中五大力菩萨已成为蜜教的五方金刚菩萨。这些改订和增删,也都足启人怀疑。又《嘱累品》对于国王自恃高贵,统摄僧尼等大加非难,很象是针对中土北魏王朝设沙门统等僧官,屡次汰遣僧尼,及禁止民间私造塔寺等法律,加以斥责,此与佛教传入中土以后的特殊史实有关,如梵本而有此文,尤属可疑。

  本经之出现与流行,反映了中古时代佛教与统治者间的协调、矛盾两方面情况,它既带有强烈的护国色彩,同时亦抗议有些统治者过于统制僧尼,可见有其和政教相关的历史背景。而其主要思想,在于本佛教般若皆空之旨,推广其义,以为实现国家社会和平的基本条件,当也是大乘教义之应有的发展。本经流行以后,中土历代王朝常有仁王法会之设,大都依本经《护国品》所说仪规建立道场,讲诵本经,以图镇护国家,祈禳灾变。见于记载的,先有陈代武帝于永定三年(559)在内廷设仁王大斋,又后主于至德三年(585)请智顗于太极殿讲本经百座,继续七昼夜燃千灯,唐代太宗于贞观三年 (629)集京城僧尼于龙田寺,每月二七日行道,转《仁王》等经,以为常例。其后代宗时,不空出本经新译本,于永泰元年(765)在长安资圣、西明两寺设百高座;请百法师讲诵此经。此种护国法会,在高丽、日本两国,亦曾相继仿行。

  据唐大兴善寺翻经沙门慧灵所撰《仁王护国经道场念诵仪规序》,说不空既重译经文,复出《仁王念诵仪规》、《念诵法》、《陀罗尼释》等,授其弟子良贲,详说五方金刚菩萨身相威德,及有关建立护国法会的择地设坛、入场、观想、结印等行法,使得本经与密教仪规发生联系,是以本经的唐译本在入藏录上常不属于般若部,而列入秘密部内。

  本经注解,现存的有隋代智顗《疏》五卷,吉藏《疏》六卷,唐代圆测《疏》六卷,又敦煌本《疏》及《仁王般若实相论》残卷,宋代善月依智顗《疏》撰《神宝记》四卷,以上都释罗什译本。释唐译本的有唐代良贲《疏》七卷,同疏唐遇荣《法衡钞》六卷,又净源《疏》四卷,明代真贵《疏》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