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不出声而默诵经文也。摄真实经下曰:“持真言时,住心凝寂,口习真言,唯自耳闻勿令他解。心中观想一一梵字,了了分别,无令错谬。持习之时不迟不速,是即名为金刚语言。”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四分家】 识体四分之说为被视为唯识正义。此外尚有‘安难陈护,一二三四’之说。十大论师的安慧仅立自证分,称为...(术语)天台真言两宗立草木成佛之义。天台于台宗二百题七有草木成佛之论目。依法华经诸法实相,涅槃经佛性体遍之教...子题:四羯磨人、三举人 济缘记·释集法篇:“七治,即四羯磨及三举也。”(业疏记卷六·二五·二○) 羯磨随讲别录...【恶趣劣分众生寿量长远】 p1160 显扬十八卷十八页云:何因缘故,于那落迦、傍生趣劣分众生、寿量长远,非于欲界所...亦名:僧制非法制罪 行事钞·僧网大纲篇:“问:‘非法制中罚取财物,犯重罪不?’答:‘不犯重罪,由当时僧众同和...亦名:戒师白和法 行事钞·受戒缘集篇:“戒师白和法。(一、正明和白)彼应白言:‘大德僧听。此某甲从和尚某甲求...(修法)以不空罥索观音为本尊而修之密法。...僧侣之职称。即从事有关寺院、法会以及僧侣之管理等事之职务,如:三纲、讲师、读师、五师、十师、内供奉十禅师、护...声闻修道之法,有七方便。天台四教仪集注云七方便,方谓方法,便谓便宜,犹善巧也。谓一切众生,欲出三界,断除烦恼...谓能运载众生到达果地之四种教法。有数种说法:(一)指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一乘。一乘即佛乘,声闻乘则合愚法、...指修行与誓愿。行与愿必须合一,若只有愿而无行,则永远不能达到目的。...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
如果一个人,他对过去的业都没有处理没有处理的意思,从唯识的角度就是随顺它。 你说:我没有对治它,我也没有随顺...
参禅要有绝对、不动摇的信心,这对我们的修行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当然,决定的信心不是凭空产生的,也要有因缘。...
把手放在胸口,感受心脏的跳动,那其实就是你的生命之钟在滴答作响。细数着余下的时刻,有一天它会停止。这是千真万...
哈利和朋友困在沙漠,后来哈利发现了满满一杯水,是先给朋友,还是留给自己慢慢救命? 哈利没有把水分给朋友,他竭尽...
向人说证果等法相;欲说他事,而误说证果等事;戏笑说,虽不犯重,而犯轻罪,以非言说之仪轨故也。狂乱坏心。 你如...
佛住在舍卫国时,有一位长者,请佛及众僧去受供养。那时比丘们都去,佛没有去,派人去取食物,有两个原因:一是要给...
不要认为一悟即了,不需要再修行。要知道,开悟后正好修行,而不是不修。因为我们无量劫来的烦恼习气很重,不是一开...
一个开悟的圣人他就拥有人生宇宙的一切,为什么?他活在自己的清净世界里面,所以释迦牟尼佛来到这个娑婆世界,他就...
金刚语言
【佛学大辞典】
上篇:金刚净刹 | 下篇:金刚灭定 |
(术语)有者三有或二十五有,言三界之生死也,如来为破坏三界之生死而出世,故谓为破有之法王。法华经药草喻品曰:...
四分家
草木成佛
七治
恶趣劣分众生寿量长远
僧制非法通得吉罗
受具戒戒师白和法
不空罥索法
僧职
七方便
四乘
行愿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推荐】平常没什么感觉,临终时你就知道怕了

参禅前要注意的三个先决条件

【推荐】梦里不知身是客

【推荐】半杯水,帮你死里逃生

妄语戒有哪种情况可以开缘

佛视病人如亲子

不要认为一悟即了,不需要再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