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言禅定智慧等发生获得于吾身中也。往生十因曰:“一心称念阿弥陀佛,三昧发得故,必得往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净天眼】 清净之天眼也。《中阿含经》卷十三曰:‘已得静正住。逮得净天眼。’...【杀生】 即杀害人畜等一切有情的生命。为十恶业之一,五戒之一,八戒之一,十戒之一。大乘佛教为避免杀生,而禁止...禅林用语。格,指一定之标准。出格,又作越格,谓超出标准,乃超群之意。故禅林每谓超越一般凡常之见解为“出格见解...(术语)于一定之地旋绕往来也。即坐禅而欲睡眠时,为此防之,又为养身疗病。寄归传三曰:五天之地,道俗多作经行。...(术语)圣者所见之谛理也。谛者言其理之真实不虚也。俱舍论二十二曰:何义经中说为圣谛?是圣者谛,故得圣名。于非...(名数)一外护善知识。令我不缺乏怖畏,得安稳修道者。二同行善知识,与我同道,得互相切磋策发者。三教授善知识,...(术语)无虚妄之意思也,是为禅道之至极。三慧经曰:问云:何等为能知一万事毕?报曰:一者无意无念万事自毕,意有...(术语)梵音Svāgata。又作莎伽陀,沙伽陀,沙竭陀,娑婆羯多,苏揭多。译曰善来。寄归传三曰:西方寺众,多为制法...【头陀】 新云杜多,此云抖擞,亦云修治,亦云洮汏。垂裕记云:抖擞烦恼故也。善住意天子经云:头陀者,抖擞贪...(杂名)率都波一译灵庙。玄应音义六曰:正言率都波,此译云庙。...(杂名)阎魔王之公判庭。十王经曰:大城四面周围铁墙,四方开铁门,左右有檀荼幢,上安人头形,人能见人间,如见掌...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
如果情执未断,嘴里念佛,念念还是堕娑婆。但如至诚恳切,万缘放下,那么一念之间,便能到西方 会信仰佛教或出家,...佛家说:众生平等。人之所以有不同的境遇,皆由各人因缘所致。如何面对自我人生?端视自己的一念心。 每天都在真诚...
即灾殃翻为善导,转热恼直下清凉 (因邻火延烧,物屋一空,其妻惊骇病故,遂心神迷闷,如醉如狂) 《法华经》云:三...问: 出家人 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善巧方便? 慧律法师答: 法无定法,善巧方便只要你用佛的心,同时又能拿捏得恰到...
给大家讲个朝三暮四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有个宋国人,养了一群猴子。猴子们特别聪明,可以帮他干一些活。但遇上饥...
怎么知道有前生,乃至无量的生命呢?这样的观察思惟就很重要。就是说我们要知道有前生,当然不能从外在的物质去判断...
随念往生这是我们净土宗最期待的,就是说,我们今生造了善业,也造了罪业,但是业都不重,平常也在忏悔,也不断地对...
佛陀告诉我们生命像无止尽的水流,不是今生才开始,我们曾经有很多次的生命经验,历代祖师圣贤基本上把我们内心世界...
发得
【佛学大辞典】
上篇:发迹显本 | 下篇:发真 |
(术语)二空之一。又曰我空。亦曰人空。众生为五蕴假和合,无实体之众生,谓之生空。...
净天眼
杀生
出格见解
经行
圣谛
三种善知识
无意
莎揭哆
头陀
灵庙
琰魔王厅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广钦老和尚对出家弟子之开示--放下俗情,提起愿力
享受自在的人生

印光大师谈应对灾难法语
出家人在生活中如何运用善巧方便

「朝三暮四」成语的由来

怎么知道有前生,乃至无量的生命呢

净土宗怎样才能做到随念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