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三种羯磨法之一。谓四人已上之比丘相和作羯磨也。又谓之僧秉。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老麤重】 p0621 杂集论十卷十三页云:老麤重者:谓大种衰变所起不随转性。...凡十卷。日僧珍海撰。今收于大正藏第七十册。就吉藏三十余种著作中,摘录三论宗义之纲要,加以通释、编集而成。全书...(术语)思量所对之境而分别之也。无量寿经上曰: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又对于定心之无思无想而定前...(术语)为破常有之见,我空法空有为空无为空等空相之法门也。智度论十八曰:空门者,生空法空。【又】四门之一。有...修行不专一,夹杂其他的法门。往生礼赞说: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堂塔)Mṛgamātṛ-prāsāda,译曰鹿母堂。玄应音义十八曰:蜜利伽罗,此云鹿。磨多此云母,跋罗娑驮,此云堂亦...全一卷。东晋竺昙无兰译。又作四大泥犁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册。泥梨,即地狱。内容叙说提舍、瞿波离、谛婆达兜、末法...(真言)陀罗尼名。佛说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一卷,不空译。佛说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消除一切灾难陀...(真言)称正念诵之真言,以旋转念珠而诵之也。见十八道钞下。...因明用语。因明三十三过中,因六不定过之一。略称异分同全不定过。异品一分转,梵语 vipaksaikade?a-vrtti;同品遍...(术语)谓一般俗人入灌顶坛,投华于诸尊而结缘也。当投华时,使以尊像为与我有宿缘之尊体而念之,结缘之名基于此。...
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这是非常正知见的一个理,也是一个包容了事的理,但是往往被我们二元世界的凡夫给理解偏了。 ...
尊师重道是佛教的基本思想之一,佛陀在许多经典中都论及到尊师重道的问题。如佛陀在《观无量寿佛经》中谈到净业三福...
问: 一心三观和净土宗的临终正念有何关联? 净界法师答: 这个临终的正念,临命终与平时最大的差别,就是它比较复...有一次,佛陀在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北郊的迦兰陀竹园,告诉比丘们说:比丘们!一般人有乐的感受、苦的感受、不苦不乐...
第十 不起贪计身见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 这是第十不起贪计身见愿。这一愿意谓:设...一九三七年,日本出兵侵略华北,在杭州经商的父亲于返乡途中突然失踪,根据判断,应该是在枪林弹雨中丧生了。我家本...
众事分阿毗昙论
【佛学大辞典】
上篇:众同分 | 下篇:众苦 |
梵名 Catuhsatya-nirde?a。凡四卷,婆薮跋摩(梵 Vasuvarman)造。陈·真谛(499~569)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
老麤重
三论玄疏文义要
思惟
空门
杂修
蜜利伽罗磨多跋罗娑驮
四泥梨经
消灾咒
旋转真言
异品一分转同品遍转不定
结缘灌顶

唯心之理和现前之事

古代高僧的尊师重道

一心三观和临终正念有何关联
身受与心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