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派)出家外道之一类,以名遍离世俗之义。唯识述记一本曰:“有外道名波利呾罗拘迦,翻为遍出。遍能出离诸俗世间,即是出家外道之类。”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仪式)六种供具之一。涂香于身手以供养佛也。智度论九十三曰:天竺国热,又以身臭故,以香涂身,供养诸佛及僧。同...【远尘离垢时得十胜利】 p1258 瑜伽八十六卷二页云:复次远尘离垢,于诸法中,得法眼时,当知卽得十种胜利。何等为...(杂语)昏钟之鸣时也。禅林之语。...为阿育王前世之故事。阿育王前世为小儿时,途逢释迦佛,戏以砂为麨施佛,佛预言彼来生必为国王。[阿育王传卷一、义...六大又曰六界,即地、水、火、风、空、识也。此六法体性广大,周遍一切法界,而造作有情非情,故名为大。盖非情为五...沙门自谦的话,义与贫道同。...又作三十六时兽、三十六兽。系于昼夜十二辰交互出现以恼乱修禅者之禽兽。每一辰各有三兽,寅时为狸、豹、虎,卯时为...亦名:对施兴治篇 子题:施虽无厌受应知足、规绳、时资、道缘、时缘、深网、发足、泥涂 行事钞·对施兴治篇:“对施...(衣服)又名中着衣,内衣安陀会,即五条袈裟之异名也。宿者住之义,以其为近身住著者也。名义集七曰:安陀会,或安...【染着过失】 p0877 瑜伽七十九卷十页云:由二因缘,应知染着过失。一者、邪受用故,二者、多杂处故。 二解...【所受皆无因缘见】 p0743 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九卷一页云:诸有此见,一切士夫补特伽罗所受,皆是无因无缘。此...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大众一起至诚恳切,向师父拜年。向师父顶礼三拜,一拜。礼佛一拜。阿弥陀佛! 请就座,坐下来,首先赞叹诸位,在这...
有禅的大智慧,就能心灵健康无烦恼,保持良好的心态,拥有四种快乐。即助人为乐、知足常乐、逆境之中自得其乐、修行...
我们学佛是为什么?是真为生死来学佛。对于佛教徒来说,他面对的,就像沙门者,学死者也。沙门,修道的人,就是学这...
问: 法师曾提到说,我们今生可能是八识田中众多的种子中最好的种子起现行,如果没有往生极乐世界,遇到恶因缘还会...问∶ 在家居士如何看破、放下? 慧律法师答∶ 看破,有两个角度∶第一,观不净、苦、空∶你想想看,这个色身从小到...
1.生平 莲池大师(公元1535一1615年),讳祩宏,字佛慧,号莲池。杭州仁和人,出生于世代望族之家。十七岁补诸生,...
缘有两个,第一是远离恶缘,远离恶缘就是要远离五种邪命和五种不正见,尤其作为在家居士,要远离邪命。 哪五种邪命...
人,无法离开群体而独自生活。每天,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要与他人相处。 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往来,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尤...
遍出外道
【佛学大辞典】
上篇:遏部多 | 下篇:遍行惑 |
即阐说密教金刚界法门之经典,与大日经并称为二部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八册。有广、略两种,现仅存略本。译本有三种:...
涂香
远尘离垢时得十胜利
昏钟鸣
以砂施佛
六大
乏道
三十六禽
行事钞对施兴治篇第二十
中宿衣
染着过失
所受皆无因缘见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推荐】慧律法师《入佛正见》

禅与心理健康

真为生死来学佛

念到一心不乱,还会遇到恶因缘现行吗
在家居士如何看破放下

净宗八祖-莲池大师

远离五种邪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