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说演义理也。法华经提婆品曰:“演畅实相义,开阐一乘法。”阿弥陀经曰:“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法性十二名之一。真如之妙理,必在一切诸法中住,故名法住。...梵名 Kumbhānda,巴利名 Kumbhanda。又作俱槃荼、究槃荼、弓槃荼、鸠满拏、槃查。意译为瓮形鬼、冬瓜鬼、厌魅鬼。...(术语)事理二善之一。事理者浅深之意也。灭事恶之浅近之善为事善,灭理惑之深妙之善为理善。法华玄义五曰:生界内...(术语)新译曰心所法。旧译曰数法。以心王虽为一,而心所法有多数也。慧数者即慧之心所。止观十曰:观支是慧数。...受五蕴身心是一边,解脱五蕴身心又是一边,受了今之五蕴身心后,中间因修八正道,而解脱了后之五蕴身心,这就是由此...指有关出家受戒之作法。世尊以来即有关于出家受戒之规定,此类规定详载于诸部派之律藏犍度部受戒犍度中,印度部派佛...(术语)华严十种佛之一。依心成佛,故曰心佛。又心中所现之佛,谓之心佛。又,是心是佛。故曰心佛。华严经五十二曰...(书名)发智论说善恶行业之篇章名。八犍度之一。犍度者,译言类聚。犹言品。...全一卷。唐代实叉难陀译。又作百千印。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属杂密经,内容包括根本陀罗尼、陀罗尼心咒、随心...【三种退屈】 菩萨修唯识行,在资粮位所生起的三种退屈心情,是:一、菩提广大退屈,修唯识行者,闻得无上菩提,广...(行事)儒有招魂法,密教有去识还来法,神道有魂祭。...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灵训禅师在庐山归宗寺参学时,有一天动念想下山,因此向归宗禅师辞行,禅师问道: 你要到哪里去? 灵训照实回答:回...【原文】 智者入灭,曰:吾不领众,必净六根;由损己利人,止登五品。南岳亦自言:坐是止证铁轮。二师虽是谦己诲人...一、学习佛法以增进道德 增进道德是佛教的戒学。戒就是止恶行善,它包括两个方面:好的事情去做--行善;不好的事情...黄瓜,厨房里的美容剂 别名: 花瓜、胡瓜、王瓜。 性味: 性寒,味甘。 功效: 清热利尿,解毒消肿,生津止渴。 营...现代人常因人际关系紧张,感到心理负担很重,或人生的压力太大,我们有没有想到从自己这边行动起来,化解人际关系的...有一个妇人,年轻时就欢喜打牌,几乎到了一天不打牌,日子就不能过的痴狂地步。一个家庭主妇不在家里相夫教子、管理...如果你在日常生活当中,能够用三宝对治烦恼,或者人家骂你了,或者很生气、烦恼很重。我有一位道友,他烦恼很重,脾...问: 为何临命终的时候所见到的佛一定是真佛,不可能是魔所化? 净界法师答: 蕅益大师说,临命终是一个果报相,我...
演畅
【佛学大辞典】
上篇:十种演说 | 下篇:渔山 |
【八世法】 p0070 瑜伽二卷十五页云:复有八世法。谓得、不得、若誉、若毁、称、讥、苦、乐。 二解 大毗婆沙论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