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谓十恶中属于口业之四业。即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是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佉梨】 此云斛。律历志云:量者,龠(音药)、合(音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本起于黄钟之龠,用...【缘起义】 p1299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十二页云:复言:世尊!言缘起者,是何句义?世尊告曰:如是诸分,各由自缘和...(经名)一卷,失译。夫延国王普达,命卖一切之头,人无卖者,因劝人生信心,佛说王之夙缘。...(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地天水天等十二天之供养法者。...【九种因发强力业】 p0096 杂集论七卷十九页云:复次由九种因,发强力业。谓田故,事故,自体故,所依故,作意故,...全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册。本经列举八邪道与八正道之名,并逐一阐明谛见、谛念、谛语、谛行、谛受、...【无常行相】 p1064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十一页云:云何初名无常行相?谓于苦谛生灭法性,正观行相。...(一)梵语 vigata-mala。垢(梵 mala),为烦恼(梵 kle?a)之异称,指污秽心之垢物;无垢,指离烦恼之清净。又作无...梵名 Amitartha-sūtra。全一卷。南朝萧齐昙摩伽陀耶舍(梵 Dharmagataya?as)译于建元三年(481)。收于大正藏第九...(术语)无罗汉之实,而昌罗汉之名者。法华经安乐行品曰:破戒比丘,名字罗汉。...【释迦菩萨超九劫成佛】 p1456 大毗婆沙论一百七十七卷十一页云:如契经说:过去有佛,号曰底砂。或曰补砂。彼佛有...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
问: 佛是无念,此无念是完全没有念头?还是还有善念? 净界法师答: 完全没有念头,你这个不是无情众生吗?佛法不...一个经营书报亭的人因为生意越来越差而万分沮丧。他不自觉地走到近郊的一座寺庙。据说寺里的明镜长老是个颇有些见识...
有位修罗陀比丘,初出家抱着坚定心志,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忍人所不能忍,非常精进。国王敬重他的非凡意志,每天供...
凡人即将死亡,乃生命中最为微弱时刻,许多临终者面对死亡不知所措,此时助其正念,指引其焦虑迷茫的心灵回归本来清...
人生的大起大落,通常来说,是命中注定的,因为我们人一生中遇到的人、事、物和人生当中富贵到什么程度,都是命中所...
吴兴县(湖州)有一位大中丞(巡抚),他的先父曾经当过郡府的刑杖手。工作虽属卑贱,但心地忠厚,常怀济人危难之念...
净土宗的修学特色,它是一种本尊相应法门,一般的圣道门,所有的功德,都是靠自己去修持六波罗蜜而成就的。净土法门...(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诸位法师、诸位护法居士,今天是我们讲《金刚经》的第一天,我们将用三天的时...
口四
【佛学大辞典】
上篇:口力论师 | 下篇:口忍 |
为“理具”之对称。系天台宗之教义。天台宗谓真理(法性之理体)圆具三千诸法,此三千诸法以染净等之诸缘而有差别相...
佉梨
缘起义
普达王经
供养十二大威德天报恩品
九种因发强力业
八正道经
无常行相
无垢
无量义经
名字罗汉
释迦菩萨超九劫成佛
【大藏经】观无量寿佛经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无念」是没有念头还是还有善念
父亲的恩惠

沦为屠夫的修罗陀比丘

正确的助念心态

命运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身在公门好修行,走进宝山不空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