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小乘律藏所说之戒律,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具足戒中,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戒条。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八戒条。是为小乘行人之所受持者。然在印度我国及日本之古代,大乘行人亦皆受此具足戒,以成戒学,何则,此具足戒,虽为小乘律所说,然由大乘言之,则为所谓三聚净戒中之摄律仪戒,于释迦法中出家之菩萨,必现比丘相为常规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佛道之禁戒。指大乘、小乘之诸戒律,系用以禁止诸恶者。即戒波罗蜜。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七下):“广植德本...八大地狱各有四门,每一门外各有四个小地狱;四增即指此四个小地狱。又四增为八大地狱之眷属地狱,即每一大地狱有十...(杂名)建康实录曰:陈后主乃自卖身于佛寺为奴。...(杂名)Vastra,又作婆参。译曰衣。瑜伽伦记六下曰:婆参此云衣。梵语杂名曰:衣婆萨么。...(寺名)皇明寺观志曰:灵谷寺在应天府钟山东南,晋建,宋改太平兴国寺。洪武年徙建于此。...三种福田之一,亦为八种福田之一。对于父母、师长、和尚、阿阇梨等,于己有恩德之人,能知恩、感恩、报恩,则可生福...【相待有】 p0835 大毗婆沙论九卷五页云:一、相待有。谓如是事,待此故有,待彼故无。又云:相待有,谓此彼岸...梵语 satya-vāda,巴利语 sacca-vāda。即真实、不妄不异之语。指佛或修行者所说之话语。金刚般若经(大八·七五○...又作见着二法、爱见二行。爱与见之并称。即对事、对理所起之烦恼。分别言之,爱系属情意上之烦恼,由于执着事事物物...位于密教金刚界九会曼荼罗之西北方。为一印曼荼罗之形式。一印曼荼罗,系为修一尊法者之曼荼罗。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指相应受教者(机)之能力、根机,而施以各种说教。又作随机说法、随机散说、随宜说教、随机说、应机接物。主要指佛...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佛说盂兰盆经...
假如将佛教三藏十二部经典的内容加以高度浓缩,把附加在佛教表面的外衣都剥落殆尽,那么,其结果,必昭然显露出佛法...境缘无好坏,好坏起於心。愚人除境不除心,至人除心不除境。既除矣,境岂实有?达境本空,便能素位而行。不愿乎外,...
第六代祖师永明延寿禅师,他从禅归净土,他知道禅不容易成就,所以他就归心到净土来,教人家念佛。他有一次经过好像...
(一)【楞严经】所要对治的就是攀缘心:这个攀缘心怎么要消灭它呢?因为:第一个它带给我们忧愁苦恼;第二个它引生...
作茧自缚这个成语,借用蚕吐丝作茧把自己包在里面,来比喻一个人自己的所作所为使自己受困。其实,用作茧自缚这个成...
果普老和尚,俗姓郑,浙江常山人。幼时,父母双亡,寄食于叔父家,赖苦力过活,度日艰难。成年,蒙一亲眷引入佛门,...
要获得幸福人生,首先你要有获得幸福的能力和素质。获得幸福的素质,可以归纳为五个字,要有什么样的素质才容易感受...问: 有朋友说某人家中观音菩萨很显灵,说是和那家有缘,犯了错被罚在他家修行度化世人的,常附体于女主人和别人谈...
小乘戒
【佛学大辞典】
上篇:小乘十八部 | 下篇:小乘经 |
谓食物为他人之手所触而恶秽者。戒律以他人手触之食物为不净物,故禁食之。[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四分律行事...
道禁
四增
佛奴
缚萨怛罗
灵谷寺
恩田
相待有
实语
爱见
理趣会
对机说法
【大藏经】吉祥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略论观心工夫
境无好坏,好坏起於心

永明延寿大师开悟的故事

攀缘心要如何消灭它呢

心是如何「作茧自缚」的

果普老和尚往生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