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莲华三昧经谓依五智而生三身:一、法界体性智之身业为毗庐遮那佛,口业为普贤菩萨,意业为不动金刚。二、大圆镜智之身业为阿閦佛,口业为文殊师利菩萨,意业为降三世金刚。三、平等性智之身业为宝生佛,口业为虚空藏菩萨,意业为军荼利金刚。四、妙观察智之身业为阿弥陀佛,口业为观自在菩萨,意业为六足金刚。五、成所作智之身业为释迦文佛,或不空成就佛,口业为金刚业菩萨,意业为摩诃药叉金刚。此三者即如其次第为自性正法教令之三轮身也。瑜祇经曰: “金刚界遍照如来以五智所成四种法身,于本有金刚界。(中略)光明心殿中,云云。”十住心广名目六曰:“以上五智,一切佛具之。然而约别相云之者,如次大日阿閦宝生弥陀不空五佛也,自家不二实义可思之。”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烦恼之通称。维摩经佛国品曰: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注曰:肇曰:尘垢八十八结也。不动经曰:以智慧火烧诸障...(术语)为我心之师,故曰心师。涅槃经二十八曰:愿作心师,不师于心。通真轨上曰:萨婆多云:我教谓心师也,他教谓...云何建立处?谓十色界即十色处,七识界即意处,法界即法处。 由此道理诸蕴界处三法所摄,谓色蕴法界及与意处,由色...(术语)十力之一,明了众生根机性情之上下不同,及得果之大小等之佛智力也。...【中劫】 p0359 俱舍论十二卷五页云:乃至后时,有情渐住,此洲人寿、经无量时,至住劫初,寿方渐减。从无量减,至...(人名)Aśoka,新称阿输伽。旧称阿叔迦,阿舒伽等。译曰无忧。...【预流果无退】 p1232 大毗婆沙论六十一卷十二页云:如定蕴说:以何等故,上三果有退;非预流果耶?且彼文说:见所...全一卷。金刚智译。为大毗卢遮那佛说要略念诵经之略称。收于大正藏第十八册。内容记述大日经之供养法,系大日经卷七...【念根】 p0803 法蕴足论九卷五页云:云何念根?谓依出家远离所生善法所起诸念、随念、专念、忆念、不忘不失、...(杂语)Budddhavāca,译曰佛说。观经嘉祥疏曰:佛陀此云觉,槃遮此云说,即佛说也。...指释迦佛入灭至弥勒菩萨出世之年数。弥勒菩萨现住兜率天之内院,定寿四千岁,待定寿终了,方得出世成佛。其定寿换算...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万行起于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诵持此品以为心首。...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
刚开始先偏重点状的专注,怎么专注呢?一句弥陀念诵听,就是说,我们这个佛号在操作的过程当中,有三个重要的次第要...
近年来我与中医师颇有缘分,先后认识十几位中医师,大部分都是正在学佛或者即将皈依佛门的三宝弟子。古人云:不为良...
参禅人,无长远心。这一句话,粗不尽会。细向自己胸中,深审一刻,一头贡出一个上海来,还没想了,苏州又贡出来,又...
今天我们讲第二讲,翻到第一编净土宗的成立。我们主要讲第一章,莲宗之教起所因,就是净土法门教法的缘起。这个问题...
我每天住在普济寺,这是普陀山的首刹。那我们自古以来说,庙嘛,就是香火道场,说香火兴旺,这个是无可厚非的。它就...
【原文】 人子于父母,服劳奉养以安之,孝也。立身行道以显之,大孝也。劝以念佛法门,俾得生净土,大孝之大孝也。...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十方诸佛自然护念。 护念即是守护忆念,令其安稳,无诸障难。 故知: 念阿弥陀佛,即是念十...
一般的人,特别是对于有文化程度的人,一接触佛教,就恨不得把三藏十二部全都读遍,博览、多闻,这是他读书人的本能...
五智所生三身
【佛学大辞典】
上篇:五智 | 下篇:智譬水 |
指守护佛法之天界善神,如梵天、帝释天、四天王(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多闻天王)等。 p1358...
尘垢
心师
蕴界处
根上下智力
中劫
阿输伽
预流果无退
要略念诵经
念根
佛陀槃遮
五十六亿七千万岁
【大藏经】梵网经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一句弥陀念诵听

如何当好一个佛教徒医生

参禅人,无长远心

释迦牟尼佛因地的大悲愿心

拜佛的两大误区

这是大孝中的大孝
一切法门六字全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