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胎藏界曼陀罗十三大院之第七,以文殊为中尊,安二十五尊。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语)莲社高贤则传曰:竺道生入虎丘山,聚石为徒,讲涅槃经,群石皆为点头。今言感化之深曰顽石点头。本此。...(术语)Pālī,南方佛教之圣典语,为古南天竺之一地方语。与北方佛教圣典语之梵语相比较,音调变化少,文法亦简易...(地名)台州天台山之别峰。大部补注一曰:大师住寺之北,别峰号曰华顶,登眺不见群山,暄凉永异余处,大师于此降伏...娑罗痍,梵名 Sārathī。意译为调御城。为佛世时印度之聚落名。释尊曾从周兰那娑陀罗,经迦兰那富罗聚落,至此聚落...全一卷。明代袾宏辑。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八册。本书作者因慨叹末世出家沙门之堕落,故撰辑本书,内容简述自佛世至明代...(术语)唯识论所明菩萨乘之见道,有真见道相见道之二。于世第一法之后念生无漏之根本智,断分别起二障之位为无见道...(术语)思想念虑。观无量寿经曰:当起想念,正坐西面,谛观于日。无量寿经下曰:想念贪计。...位于日本京都市左京区黑谷町。 为净土宗之大本山。号紫云山。又称黑谷堂、新黑谷、白河禅房。净土宗祖法然从比睿山...(地名)Yugaṁdhara,山名。瑜干驮罗之略。译曰双持。慧苑音义上曰:乾陀山,具云瑜干驮罗。言瑜乾者,此云双也,...(1323~1409)日本临济宗僧。美浓(岐阜县)人。十三岁,依京都临川寺梦国师出家,其后师事春屋妙葩。学于比睿山...(一)又称善安慰。为佛、菩萨、陀罗尼等之异称。佛、菩萨、陀罗尼等皆可利益众生,除却众生之怖畏,故有此异名。佛常...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
元来禅师的《参禅警语》,言简意赅,言无虚发,对如何参禅、做功夫,作了简明而中肯的开示,堪称学道者参禅指南。现...
佛在世时,有一群比丘跟随佛陀修行,比丘们都必须出外托钵。有一天,有位比丘在托钵时,看到某户人家有位美貌的女子...
带业往生它是有条件的:这个业力它不能一直在相续,它不能是一个活络的业力!带业往生它必须是一个沉淀的业力,就是...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如何修智慧、修般若这一块是非常陌生的,而这一块确实是佛教的精髓所在。佛的一代时教,讲法四...
佛陀很少给人析梦。析梦就是解梦,对所梦之境的分析。梦有没有根据,对现实有没有某种隐喻意义?凡人有漏有烦恼,故...
一些生活在类似状态中,但对宗教信仰又心存好感的人士,过分简单地看待佛教的生存状态。有时在没能了解和学习佛教教...
有人就问蕅益大师,既然安住一念心性,娑婆跟极乐世界都是如梦如幻,为什么要取舍?蕅益大师答得好:从因缘的角度,...日本禅师明庵荣西(公元11421215),于南宋乾道四年(1168),淳照十四年(1187)两次来中国学禅,终于心开得悟,得...
文殊院
【佛学大辞典】
上篇:文殊八大童子 | 下篇:文殊三昧 |
梵语 asama。音译为阿娑磨、阿娑摩。为佛之尊称。诸佛如来之智慧,于一切法中无可譬类,亦无法超过,称为无等。又指...
顽石点头
巴利语
火顶山
娑罗洟聚落
缁门崇行录
一心真见道
想念
金戒光明寺
乾陀
愚中周及
大安慰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大藏经】【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无异元来禅师的参禅警语

情迷痴爱恼人心

为了临终的正念,你必须做这两件事
大安法师:般若智慧

梦境对现实有没有某种隐喻的意义

信仰不能被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