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名)捧于手以桴鸣之者。日本禅林名之曰铃。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Nidānamātṛka,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之略名。尼陀那译因缘。目得迦译本事。十二分经中之因缘经与...【伊沙那】 清凉疏云:此云长直,谓里巷径永。表知三际故言长,表知胜义故言直。...【定心与不定心】 p0808 大毗婆沙论一百五十一卷六页云:不定心者:谓染污心。散乱相应故。定心者:谓善心。等...(人名)南宋龙舒人。字虚中又称龙舒居士。为国学进士,着六经训传数十万言。一旦弃之,专修西方之业,布衣蔬食,日...为天台宗所立四门之一。即观诸法为有,以作为入道之法门。亦即观因缘生灭诸法为有,破除十六知见等,并发起真无漏智...尊重佛陀所说法门而立之六种别名。(一)善说,以诸法之实相说诸法。如以不善法说不善相,善法说善相。(二)现报,于现...(术语)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之略称。旧译曰阴入界,普通名之为三科。分类诸法万有之名也。俱舍论第一颂曰:愚根乐三故...依止方便修复有三种,谓由无分别智观察三轮皆清净故,所以者何?由此方便一切作意所修诸行速成满故。依止自在修亦有...【四种净妙法】 p0446 瑜伽六十七卷九页云:复次当释月喻经中具戒,具德,柔和,善法,诸句差别。谓声闻中,略有四...(名数)楞伽经唯识论等所明。对遍等三性之有法而说相等三无性之空义:一、相无性,一切众生以妄心向因缘生之事物,...道,菩提;果,涅槃。由菩提之道而证涅槃之果,故称道果。法华经药草喻品(大九·二○中):“渐次修行,皆得道果。...(印光大师校印本)...优婆塞戒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问: 在网上看见改名改命的宣传,如若改名等易经方法是否真能改变命运?如果能改变命运,那以前所造恶业是化解了,...首座和尚、班首师父、各位执事、各位护法居士: 你们各位来问我本焕小和尚,天天不过堂,为什么今天来过堂?我现在...
佛说一大藏经,无非讲因果二字。详细分析起来,就无穷无尽。营事比丘,宁自啖身肉,终不杂用三宝之物作衣钵饮食。我...
若心中见识小,舍不得赈灾,亦须分与女儿、孙媳、孙女等。自己身边,决不可留此种令人起贪恋的东西。 这个意思啊,...
一个念佛人必须要以此缘生无性之一念,念彼无性缘生之佛名耳。这个很关键,就是念佛的启动点这一念是怎么样呢?必须...
我们把整个佛法分成四个主题: 发心,正见,修行,证果。 发心、正见这两科是基本功,里面都没有牵涉到任何的行动,...1、苦谛。 苦是受逼迫苦恼之意,主要指三界生死轮回的苦恼。有三苦、八苦的不同。三苦,一为苦苦,指正在受痛苦时的...
不管多伟大的人,业力来临,都抵挡不住,至此才知道人世间的无奈和无常。 要关闭一切恶趣门,方式只有一种,无恶不...
手磬
【佛学大辞典】
上篇:手轮 | 下篇:手炉 |
【与善交通】 p1296 集异门论十七卷十二页云:云何名为与善交通?答:若于具信具戒多闻具舍具慧,随转随属,随顺不...
尼陀那目得迦
伊沙那
定心与不定心
王日休
有门
佛法六名
蕴处界
依止方便修
四种净妙法
三无性
道果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改名是否就能改命
本焕老和尚:念佛要有福德因缘

宁自啖身肉,终不杂用三宝之物

临命终时贪心是不可取的

【推荐】从空性的真如中启动佛号

发心和正见是所有修证的基础
四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