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禅林之语。自少壮居于丛林谙熟清规者,曰山中之兄弟。反于晚达之人。又法中同门之总称也。见象器笺五。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谓求愿往生净土。全称愿往生。与“欲生”同义。如谓十方随愿往生、愿生我国、欲生彼国等,此等愿求之心意,即称为愿...适,指适意;莫,指不适意。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三下):“去来进止,情无所系,随意自在,无所适莫;无彼无...凡八卷。清代乾隆九年(1744)厉鹗增修。寺位于浙江杭县灵隐山。为晋僧慧理所建。嘉庆二十一年(1816)秋,寺毁于火...心性明朗清净,譬如满月。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大三二·五七三下):“由作此观,照见本心,湛然...【转依有五种不可思议性】 p1411 显扬八卷二页云:然此转依,是常住相,不可思议无二所显。此不可思议性,复有五种...(术语)弥陀之第十六愿,使净土无讥嫌恶名之愿。又谓之无诸不善愿。...亦名:淫戒怨逼、怨逼 子题:三时无乐、怨逼对治方法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四分云,若为怨家,强(强)持男根,令...(术语)涅槃之妙乐也。起信论曰:以无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恼众生,令得涅槃第一义乐。...(术语)百八三昧之一。智度论四十七曰:灭憎爱三昧者,得是三昧。以喜法中不生爱,可恶法中不生瞋。...(真言)扇底迦法相应之真言也。大日经疏七曰:若真言中有纳磨(是归命意),莎缚诃等字,当知是修三摩地寂静相应真...为法华经卷六第十八品之名称。内容阐扬佛陀灭度后,闻法华经而随喜者,其功德广大。略称随喜品。 p6352...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皈依】 皈向、依靠、救度之义。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叫做皈依三宝,也叫做三皈依。 【南无】 华译归命、敬...(1) 立志如山,守身如玉 兹有江苏太仓吴紫翔居士,念世祸之日亟,彼新学派,提倡废伦废节,专主自由爱恋,如决江堤...人的一生,就像一次长途摆渡。在生命的河流中,我们只能顺流而下,不能逆流而上!这一路上,有平川坦途,也会撞上没有...
净宗寓示着真善美慧的法界文明,寄托着一切众生终极的生命关怀,使众生于一切恐怖中,获致大安乐。净宗文明在无量劫...
从前有一位读书人,去拜访老和尚,老和尚随缘转述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并希望他能发愿往生。 可是这位读书人却回答...
莲池大师明朝圣僧,杭州人,俗姓沈,字佛慧,号莲池。乃莲宗八祖是也,受邻人影响,寄心净土,书生死事大四字于案头...
从前有个有钱人,他很愿意去帮助那些穷人。大家都知道,印度的穷人是很多的。有钱人每天早起熬煮稀饭,布施给这些穷...在当今社会流行这样一种观念:人们认为只有丰裕的物质生活才是人生幸福安乐的基础,只有物质享乐才是人生的价值所在...
兄弟
【佛学大辞典】
上篇:央崛摩罗经 | 下篇:田衣 |
子题:师子敬着袈裟人故成佛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五分,得新衣,令有德人暂着,得福。僧祇,得乞小片衣与俗人禳...
愿生
适莫
云林寺志
心月
转依有五种不可思议性
离讥嫌名愿
大淫戒怨逼
第一义乐
灭憎爱三昧
寂静相应真言
随喜功德品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佛学常见辞汇(九画)
印光大师谈爱情婚姻
摆渡自己的心灵

净土宗与现代社会

极乐世界有没有小酒和花生米

明代四大高僧之莲池大师
